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0

地铁站狂想曲

发表于 2017-11-8 06:59: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地铁站狂想曲
作者: 林嘉梓 2017年11月01日10:11 浏览:3168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一座城市。垂直下潜的意志
触须伸展,挖空心思地谋划远行
为此,自由的风被禁锢于迷宫之中
无数人被赶着上车,却茫然不知
旅途的意义;列车抛锚,开始潜水而行
高峰时刻的旅客们有着各色各样的面孔
混合了各种体香,空气一下子变得充实
像极了人们的生活,五味杂陈的饱满
这立锥之地,当仁不让也要把头挤破
现实里没有童话。婴儿手推车冲开人群
进入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带,瞪圆了双眼
好奇地打量身边的树木与悬挂的藤蔓
森林里喧哗一如闹市。这雨水不到之地
四季如春,唯独不见阳光。一声喷嚏
格外刺耳,无数避雷针抖动,躲闪着头
趋利避害是万物的本能,再次得到印证
列车到站,“请带齐您的行旅物品准备下车”
喇叭响起,宛如神示,世界自动敞开大门
海水一涌而出,五彩斑斓的游鱼急速而出
部分拾级而上,浮出海面,开始登陆行走
部分游向下一个海域,去向不明。但
大海是一样的,陆地和天空也是一样的
人类的美好生活必须继续进行
——任谁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
地铁站内,呼啸的风也会继续吹
直至深夜才肯散去,寄宿在城市体内
休憩一晚,等候早晨再度触发启动模式






点评

《地铁站狂想曲》这首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冷静的语调,相当于“零度写作”。语调的冷静,证明思路的清晰。面对城市地铁这一庞杂的题材,作者却能乱中求静、闹中取静,冷静的笔触,与热闹的描写对象(地铁)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地铁是一种人类生活,可这种生活真像作者描写的那样吗?但作为必须遵守的艺术底限,作者确实勾勒出了他眼中的地铁众生相,不仅有客观的状态,更有主观的想象,主客观的融合与统一才堪称艺术。否则你就不是诗人,只是写生者。甚至连写生者都算不上,顶多只是摄影师。诗歌是一阵完全来源于自身内在力量的颤栗。如同大海的抽搐制造了层出不穷的波浪,诗歌在制造自己。它需要借助的仅仅是你的手。难得的是,本诗的狂想是冷静的,一种“零度的狂想”,又是理智的,一种清醒的迷幻,因而在杂乱中自成一体,在喧嚣中井然有序。地铁,以及它所象征的大千世界,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之所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层层递进,在于他早已敏锐地从千头万绪的地铁众生相里梳理出最潜在也最根本的线索:“人类的美好生活必须继续进行——任谁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这就是诗眼。这就是世俗中的诗意。这首诗里的地铁,让我们感到多么的陌生,又多么的熟悉。


特邀点评:洪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