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5|回复: 6

不要让礼让行为变了味

发表于 2017-11-9 09:18: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周末出门,我和姐姐租了一辆车。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在等灯。绿灯亮了,司机却没有启动。我们疑惑地望向窗外,原来有一位老太太腿脚比较慢,却在交通灯快要由绿变红之时踏上了人行道。大多数的司机都没有启动车子,而是等这位老太太横穿马路后,才陆续开车而去。我不由赞叹:好暖心。司机的话却犹如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什么呀,这个时候我们不等她,会被罚的。”然后又开始指责刚才的老太太,“绿灯那么长时间不过,偏偏等亮起红灯的时候上马路,这不是诚心给我们添堵吗!我刚才忍了很久,就差没学视频上把老太太抱过马路了!”
   他的话,把我的思绪引到了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的一段视频:一名司机想要礼让路人,然而这位路人并不想过马路。司机等了半天不见动静终于急了,从车上蹦下来跑到路人跟前,一把抱起那位路人穿过了马路。
   文明礼让行为,本来是司机和路人自觉自愿,现在却演变成了容忍和急切。这些司机,还有某些路人,根本就没有领会到此举措的初衷:营造和谐的交通氛围,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大家都知道,在很多欧洲国家,这样的礼让行为处处可见,司机礼让行人,甚至礼让过马路的动物。美国波斯顿公园就有一处司机给鸭子让路的铜塑,默默传递着一个文明礼让的故事。这些,都是一种爱的体现,一种强者与弱者的对等,一种消灭阶层之分、人人平等以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世界大同观的体现。在这种行为的影响和辐射中,爱的气氛不断漫延、扩散,弘扬真善美,让丑恶无处遁形,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爱和善良洋溢的氛围里。
   但是,路上的以及视频中的司机行为,显然早已背离了这个初衷。他们只是禁锢在自私自利的小圈子里,一切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仍然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本来美好的行为变了味。
   继2009年杭州将礼让行人写入交通法规之后,法律法规和道德感化下,逐渐形成了和谐的“人机关系”氛围。如今,许多城市也将此条款写入了本地的交通法规,并逐渐开始推行。综合各地法规,大致为: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遇行人通过时,应当停车让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处以几百元不等的罚款。本文开头所写的司机行为,就是法规推行的具体体现。
   其实,制度只是手段,真正营造和谐大环境才是目的。想要让美好普及,要先提高国民对美好的认识。令其站位有高度,把视野放宽,放眼全市、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心中抱有“让世界充满爱”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相信所有人的行为就会改变,素质会随之提高。如果人人为之,则世界大同不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1 21:05:5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2 08:13: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3 08:14:05 | 查看全部
营造和谐的交通氛围,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3 08:14:13 | 查看全部
营造和谐的交通氛围,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7 05:16: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0 08:25: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