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回复: 0

【大众话题】救命药入黑市当反思药品管理机制

发表于 2017-11-10 18:30: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众话题】救命药入黑市当反思药品管理机制
来源:工人日报
木须虫  2017-11-10
要想防止救命药进入黑市,就不能完全放任药品由市场流通自主调节,国家在放开药品市场定价,激活药品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应针对药品生产与流通的特殊性,建立必要的干预与调节机制。
据媒体报道,人血白蛋白被称为“黄金救命药”,临床上经常使用,但患者却难以从医院买到药,于是有人瞅准这一情况,做起人血白蛋白的黑市生意。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身为医院退休护士的孙琳与苏军军、林一品等人,非法购进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等药品,再通过非正常渠道加价转手卖出,销售范围涉及多个省市,涉案价值累计达400余万元。
救命药进入黑市,危害不容小觑,不但增加了患者买药的负担,扰乱药品流通秩序,还为假药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提供了土壤。对此,加大管理与打击的力度不言而喻,但打击终究是末端治理的下下之策,也许能治标但终难治本。
救命药为何能够进入黑市流通?非法利益的驱动是外在原因,救命药从正规渠道流出,通过非法渠道售卖,可以卖出更高价格,牟取更大利润。除此之外,在黑市上售卖救命药能有利可图,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救命药本身的稀缺性,甚至变成了奇货可居的商品。这很大程度缘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药品既具有商品的属性,又不同于普通商品,很难完全由市场竞争实现供求平衡。
比如,一些救命药由于受到价格的限制,利润低导致生产的萎缩,量跟不上去,变成短缺药品;一些救命药属于罕见病治疗药品,需求量低,成不了大众药品;还有一些救命药,受到专利或者技术限制,能够进行生产的企业少,一定程度上带有垄断性质。这些类型的药品,往往更容易在药品营销环节被把控,不法分子利用购药难来挟药要价。近些年,促皮质素、鱼精蛋白等药品被黑市炒成天价,并不鲜见。
要想防止救命药进入黑市,就不能完全放任药品由市场流通自主调节,国家在放开药品市场定价,激活药品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应针对药品生产与流通的特殊性,建立必要的干预与调节机制。比如建立救命药、罕见药和垄断药品的生产补贴与收贮机制,由国家根据需求向药企下订单,对生产给予补贴,并实行国家定价,通过固定的渠道向医疗机构和患者配送,保持价格与供应的稳定,防止稀缺类型的临床必需药品在可控渠道外销售,建立区别于普通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供应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