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回复: 0

听老石油讲功勋井的故事

发表于 2017-11-11 01:13: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听老石油讲功勋井的故事


    金秋十月,水碧天蓝,11月10日,在新落成的西北油田S48井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内,宏伟壮观的“塔河之巅”纪念碑前,欢声不断、掌声阵阵,采油一厂“S48井老故事座谈会”正在热烈进行,6名曾经参与S48井发现和建设的老员工,向参与活动的20名党员、群众深情讲述最难忘亲身经历,重温了那段属于石油人的光辉岁月。
    S48井是塔河油田的发现井,也是承载着油田光荣发展历程的功勋井,截至目前累产油74万吨,见证了亿吨级塔河油田的发现,采油厂开展“S48井老故事座谈会”,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企业文化精神,充分发挥S48井的教育激励功能,鼓舞着新石油人立足岗位、开拓创新。

    雍得爱深情讲述在物探队参加工作时的状态:“工作常常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休息时就在戈壁滩上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卷席筒’行李打开倒头就睡...汽油桶一割两半,就作为锅灶做饭,由于物探工作情况特殊,有时一天搬2、3回家,尽管条件艰苦,我们也取得了每天放80多炮的成绩...”

    吕庆铁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难忘的经历:“我分流下来来到S48井上班,24小时不停装车,工作非常忙,手里抓着对讲机催车,就盼着装油车赶紧来,最担心冒罐。井场上蚊子小咬非常多,天气也热,我们就把毛巾打湿了包裹一下戴着帽子防蚊虫,那时候人不怕吃苦受累,一门心思想尽办法把工作干好,这种精神和责任感让我受益匪浅...”

    张吉德回忆起在S48井上班感慨万千:“当时S48井地层漏失,压井泥浆需要用重晶石调整密度,重晶石一袋20公斤,大家一卸就是25吨,灰大特别脏,卸车出汗又多,脱下的衣服都能立起来...上班天天搅泥浆,但干完活心里特别舒服,这口井的试油产量高达570方呢...”

    吴梦鹏说到在这里的工作场景很激动:“2000年7月来到S48井,人多很热闹,装油的位置一溜摆放了40个高架罐,其中有20个罐用于S48装油,非常的壮观,水套炉、分气包等设备比一般单井多的多...在那样艰苦的条件,我们能见证着S48创造的产量奇迹,也是很自豪的...”

    王立祥跟大家分享了他在岗位装油的的故事:“S48井产量非常高,两班倒一天装油达到100多车,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也很大,在沙漠中吃住行都不方便,环境也很艰苦。但大家苦中作乐,争着赶着把工作干好,劲头非常足...”

    王占清作为女石油职工,说起在S48井上班的日子依然很怀念:“以前交通条件不好,上下班坐车每个座位都是两个人,一路尘土飞扬。倒休回家很不方便,都得顺道搭拉油车回家,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快乐...合影上一起上班的同事,现在很多去了不同岗位,大家都感慨时间过得很快,非常怀念在S48井值班的日子。”

    西北石油局党委书记刘宝增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上强调,要让“三光荣”精神融化在新一代西北石油人的血液中,让塔河精神沉淀在新一代西北石油人的骨髓里,激励一代又一代西北石油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奋力谱写西北油田提质增效持续发展的新篇,共同开创西北油田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石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