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特约记者 詹文亮
“小薛,可以放飞无人机了。我先去东37井那边检查,顺便把油量了。如果发现有问题随时联系”。
10月31日8时30分,在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白杨河岗位,班长宋天喜一大早就开始了巡检工作,而操作无人机的薛建虎也开始了无人机的配合巡检。
架设天线,将无人机与电脑链接,安装无人机旋翼。5分钟后,一切准备就绪。按动遥控手柄,“嗡嗡”声响起,在薛建虎的注视下,无人机腾空而起,空地一体的立体式油井巡检就此展开。
老君庙采油厂白杨河岗位管理着单北、白杨河油田周围10平方公里的油区。人工巡检每次耗时4小时,车辆行驶里程28公里。近年来,随着油田提质增效的开展,老君庙采油厂白杨河岗位人员逐年减少,油井现场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巡井作业难度也逐步加大。对此,老君庙采油厂在白杨河岗位率先开展了无人机巡检试验。
“像我们这样的老油田,在可采储量不断减少、投资不断压缩的前提下,要保证产量和效益十分困难。此次无人机的试用,有效解决了我们人员不足、油井监测设备不足的问题”。老君庙采油厂采油三队党支部书记王金生说。
为了测试无人机的监测效果,老君庙采油厂提出了包括观测抽油机是否正常运转,井口油罐、集油区是否泄漏,抽油机基础位置有无位移,驴头与游梁有无歪斜,变速箱是否漏油,悬绳器是否正常运行,井口处及盘根是否漏油等10多项具体的要求。
“比起人工巡检,无人机可以节省一多半的时间。除了可以对油区进行大范围的监测,无人机还可以对监测的情况进行实时资料录取,供我们参考和取证。”宋天喜说。
过去,宋天喜在岗位上几乎不看电视。如今,看电视成了他的一大爱好,因为电视上可以播放无人机巡井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