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回复: 1

不要盲目扫码施舍乞讨者

发表于 2017-11-12 10:24: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午报》(2017年11月10日 02版)
分享到:更多


    背着背包、拄着拐杖,手里拿着小包装着零钱,是地铁乞讨者常见的形象。但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附近看到,乞讨者身上多了一项“装备”,即胸前挂了一个打印出来的二维码,可以扫码付款。对此,北京交通执法总队表示,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均为乞讨行为,目前总队已经派相关支队进行摸排。(11月9日《北京青年报》) 乞丐是一个不会消失的阶层和群体,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他们靠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弱势和残缺博得同情和施舍来生活。同时,在乞讨者中也混杂着以乞讨为掩护进行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而许多善良的人们根本不具备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乞讨者,谁是骗子的眼力。结果自己的好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财给了诈骗者。以往的一些报道告诉我们,一些专业的诈骗者,通过在北京行乞骗到了许多钱,有的在家乡都盖起了小洋楼。有的行骗者,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换下乞讨者的“行头”,迈入高档酒楼,大吃大喝。 眼下,乞讨者也在与时俱进,迈入了网络时代,使用上了二维码。当您在乘坐地铁遇到这样的乞讨者时,千万不要扫码施舍。首先,在地铁行乞是一种违规行为。《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明文规定:“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违反规定的,运营单位有权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我们决不能宽容、同情、怜悯违规者,给他们扫码支付。其次,是真假难辨。乞讨者到底是真正生活所迫还是别有用心,骗人钱财,人们很难分辨清楚。一旦遇到骗人者,不但被骗钱,还会影响情绪;再次,盲目施舍乞讨者会引发更多的乞讨者进入到地铁,影响地铁的运营安全。 □许庆惠(媒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2:46: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