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6|回复: 2

(跟帖班组员工说“体面劳动”3)各尽其责 合力推进实现“体面劳动”

发表于 2010-5-26 22:08: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各尽其责 合力推进实现“体面劳动”

               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  邢承木

                河北冀中能源邢台矿    彭 哲

    在今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表明党和政府已经将“体面劳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推进和认识。如何落实好这一惠及广大职工群众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工会和班组职工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职工是否体面劳动,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职工,他们工作的体面不体面,他们自己深有体会,深有感受。不体面向谁说?当然是向政府说,向工会说,向企业说。所以,政府、工会和企业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必须深入生产一线,调查了解职工真实的经济收入、安全卫生环境、文化生活等等,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问计于职工,职工的事让职工做主,谨防出现职工“被体面”现象。

   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是一项宏观性的社会工程,政府、企业、工会和班组职工各有其责。现在,职工感到劳动不体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有些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不公平。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赶不上房价增长,一年的工资买不来几平方甚至一平方房子。企业职工工资明显低于国家公务员工资,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退休人员退休金相差甚大,国家干部与企业职工待遇界限分明等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去整顿,去治理,去理顺,要为企业职工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要让企业职工不感到低人一等,在企业当工人一样体面,一样光荣。

   “体面劳动”是职工尊严的底线,把住这一底线,政府和工会应充分发挥作用。把“体面劳动”变为现实,核心是落实劳动者合法权利。职工的合法权利,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得很明确,对侵害职工利益的企业,把职工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政府执法部门应依法坚决查处,在执法上绝不能含含糊糊,不能打折扣,让法律法规切实成为保障职工利益,不能逾越、不敢逾越的“红线”。

    工会是社会、企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使职工的“娘家人”,在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中担当重要角色。每年,各级工会都要开展评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作。评定一个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体面劳动”就是一把尺子。各级工会应该管好用好这把尺子。目前,“体面劳动”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还需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要有可读性、可操作性,要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

    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企业责无旁贷。让班组职工更体面,首先要给职工更多的利益,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要把企业财富“蛋糕”切好,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和增长机制,并适当向职工倾斜,向艰苦岗位、艰苦工种倾斜,尽可能提高企业一线职工经济收入,让职工得到合理的回报,让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要爱惜每一位职工的生命和健康。要积极争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使每个职工创业有机会、干事儿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让职工通过诚实劳动,既挣票子,又挣位子,既长工资,又长能力,让职工快乐工作。

    要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办职工之所需,突出人性化、亲情化、温馨化管理,把“体面劳动”融入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体面劳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体面劳动,职工更需积极作为。从宏观上来讲,我们每个企业、每个班组、每个职工都是“体面劳动”工程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体面劳动”工程的受益者。体面劳动,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搞平均主义,懒、慢、散、等、靠、要,得不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不是不劳动,体面劳动是更高效率、更有质量的劳动。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实现体面劳动,仍要靠班组职工立足岗位,辛勤工作,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积极为实现全社会体面劳动做贡献。体面劳动不是不要体力劳动,只要脑力劳动。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只想当白领,不愿当蓝领,重要的是要不甘落后,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工作本领,争当“金蓝领”“金牌工人”,以能力和业绩去赢得尊严,赢得体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2:16:44 | 查看全部
跟帖主持词,请各位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00:17:36 | 查看全部
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