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回复: 3

自己带娃有多难(民生观)

发表于 2017-11-13 16:5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己带娃有多难(民生观)
2017-11-13 00:00
慕 松
  明确托育的公共服务地位,为幼有所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外婆三年带两娃患上抑郁症”,不久前的这则新闻,让不少帮着孩子带孩子的老人感同身受:白天带孩子遛弯,晚上带孩子睡觉,须臾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身累心更累;上了幼儿园小学,管接管送管吃喝,生怕磕着碰着……好不容易一个孩子带大了,全面两孩一放开,又来一个,受二茬罪不说,精力日衰,有心无力。
  自己不带娃,有不得已之处。上班太忙,无暇管;放学太早,没法管;工作太累,无心管……对此,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携手应对。事实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善于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日子绝不至于过不下去,有时还有意外收获。
  笔者是双职工家庭,小孩上二年级,没有老人帮着带。放学早怎么办?社会上、社区里,都有托管机构。在家里辅导孩子做作业,安排课外活动,每天都跟打仗似的,确实累,但是孩子睡了,两口子也睡了,作息规律,不熬夜了。因为陪孩子,还摆脱了手机依赖症。
  自己带孩子,要让渡大量的兴趣爱好,不能呼朋唤友,少了灯红酒绿。但是有了孩子,难道不应该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其上?甩给老人,自己潇洒了,但不是成熟负责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健康地成长。
  孩子谁来带,不只是家庭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在这件事上的纠结,折射出养儿问题上的民生短板:托育机构匮乏、标准制度缺失、监管存在盲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谁来育、怎么育,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层面,应明确托育的公共服务地位,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构建主体多元、性质多样、服务灵活的市场体系,为幼有所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事实上各地已经在做了。如南京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学校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上海牵头建设社区幼儿托管点,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北京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普惠型民办幼儿园……这些举措都为自己带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希望能再多一些、再好一些。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8:59: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4 09:34:4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10:01:55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