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0|回复: 0

“家文化”提升职工归属感

发表于 2017-11-13 19:22: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家文化”提升职工归属感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要晚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就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爬出去。这就是“螃蟹效应”。
    企业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算计,甚至想尽办法去破坏或打压,久而久之,企业组织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而这样的企业想要发展肯定是难上加难。因此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让职工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提升,营造出“家”的氛围,合理地将一只或者“几只“螃蟹”送出竹篓,他或他们才能从外部搬到竹篓让大家获得生存的机会。

    2016年以来,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净化一车间职工大多数远离家乡,缺乏家庭幸福感、归属感,针对这一问题,车间开始实施EAP帮扶计划,注重“家文化”的培育,建设暖心型、学习型、成长型的“家文化”,让职工在工作之后中有乐趣,在生活中有依靠,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为职工在异乡建好第二个“家”,为企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暖心型“家文化”,让职工暖心

    “看着小伙子满身肌肉,真壮实哈,以后更要加强锻炼,让自己身体棒棒的啊!”普光分公司净化一车间党支部书记陈德文经常到车间职工小刘的寝室关心他的身体情况。

    原来小刘在2013年时候查出甲状腺肿瘤,才20出头的小伙子得知这一噩耗后,感觉晴天霹雳,生活没有了希望,一度消沉,甚至不配合治疗。车间党支部了解到情况,立即组织了帮扶小分队,帮助小刘找到治疗途径,陪他到成都华西医院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

    在近三年的恢复期内,帮扶小分队一直围绕在他身边,经济上帮助他申请困难补助,生活上为他制定健康食谱,健身计划,甚至轮流陪他健身。

    “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是党组织的关怀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战胜了病魔,重拾信心!”小刘激动地说。

    现在的小刘不仅身体结实,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他也加入的车间的帮扶队,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车间针对职工的生活困难成立了“爱心帮帮队”微信服务群,1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孩子接送、家电维修、爱心家教等全在帮扶内容里,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及时间安排主动认领服务内容。到目前为止,该车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50余场次,100多人次受益其中。

    学习型“家文化”,让职工有动力

    “申技师,这周我想学学蒸汽轮机的启停,能给我们讲讲这个吗?”

    “可以,我会认真备课,先讲理论,再带大家到现场去,一定给大家讲实,讲透。”净化一车间的QQ群里经常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2016以来该车间改掉以前“填鸭式”培训方式,以“学自己想学的,看自己想看的”为理念,采用“你任性,我买单”的培训方式,让接受培训的职工可以先审核教师的培训教案,在培训“菜单里点菜”,讨论“挑刺 ”。

    “以前的培训方式,不管你会不会,学没学过,都得按照培训老师的教案来上课,现在职工可以‘任性’一下,提出学习内容,让老师来备案,职工带着兴趣学,效果更好!”做了好几年培训教师的申清印说道。

    针对个人技术或专业上的短板,切实开展‘师徒互换、人人当教师’活动,工作时间徒弟跟着师傅学理论,跑现场;业余时间,年轻徒弟教授师傅办公软件知识,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共同成长,达成共赢局面。“点单培训”增加职工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职工多方位的学习知识形成“一岗精,两岗通,三岗会”的良好局面。

    成长型“家文化”,让职工有信念

    “两年后,我要成为技师,五年后,我要走向管理岗位!”三年前,在填写《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时,该车间青工黄刚壮志雄心地说道。如今,黄刚已经竞聘上了车间的运行工程师,比他自己定的计划提前了两年。

    自2014年以来,车间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每名青工量身制定职业生涯,按照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培养对象层次、专业和技术水平不同的实际,对培养对象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从一年到五年制订短期及长期学习目标、职业计划。以“轮岗制度”“5人小灶”“师带徒”等方式让青工扎实基础知识,实施“月督导,年考核”机制,年底对青工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

    “车间制订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让我有种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感觉,每学期制订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黄刚说道。

    自2014年以来,净化一车间的职工在各项竞赛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油田第十二届职业技能竞赛中,6名青工包揽天然气净化和硫磺回收装置操作两项个人赛的前3名。优秀的团队必然会得到企业的认可,近几年车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生产示范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集团公司“金牌车间”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0余项。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互助”、“学习”、“成长”,是“家文化”的主要元素,“互助”让职工有幸福感,职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关怀,感受到了爱护,感受到了温暖,愿把心留在企业;“学习”让职工有成就感,职工能学到知识,得到进步,有信心走的更高更远;“成长”让职工拥有归属感,企业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渠道,大多数员工愿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企业与员工就能实现共赢。石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