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9|回复: 0

江西省畲族乡党委书记雷海燕:给百年畲族大院送上“定心丸”

发表于 2017-11-13 21:26: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雷海燕(右二)在雷家大院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11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武夷山北麓蜿蜒陡峭,翻过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陡然下行四五百米,沿着铺满鹅卵石的河谷前行数公里,穿过谷口,豁然开朗。河谷中一片畲族风情房屋沐浴在秋日暖阳下,墙壁上的凤凰图腾展翅欲飞。
  山路难行,外地司机开车要花费近3小时。十九大代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党委书记雷海燕只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她走这条路已12年。
  “乡亲们最关心的事十九大报告都提到了,把山林保护好就是开‘银行’。”篁碧畲族乡是一个只有4000余人的民族乡镇,畲族先民在这里生存已数百年。建于1848年的雷家大院里,北京归来的雷海燕和乡亲们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摆开了龙门阵,宣讲十九大精神。
  听雷海燕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雷家大院的主人、72岁的雷凯身接过话头说,畲族的有些祖训也是这个道理,畲族先民靠山吃山,山上的竹林、茶叶、走兽,养育了一代代畲乡儿女,族人约定,清明过后竹笋不可采、8月清理茶山,杂草就地腐化做绿肥……“这些都是为了让畲乡的山长绿、水长清。”
  畲族先民曾经散居山上,这几年,当地政府在河谷地带筹建新村,通过四次大的移民,把海拔高处的群众集中安置到乡镇附近,原有房屋拆除恢复植被。“乡亲们就医、上学、赶集都更方便了,山上的生态保护也更好了。”雷海燕说,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都要抓好。
  “有了好山好水,自然就能长出好茶。”篁碧畲族乡有两大特产,一个是竹林,一个是茶叶。篁碧苦坑茶叶合作社负责人丁小青更关心生态产品。海拔高、云雾多,这里是生态茶园的理想之地,但大山也最讲究公平,只有先保护好,才会回馈人们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篁碧畲族乡是铅山县母亲河杨林河的源头,为保护水源,乡里禁止发展养殖业。这些年,畲族村村民廖贤平就地取材,把篁碧豆腐做出了名堂,年销售额在300万元以上。雷海燕告诉廖贤平,按照十九大精神,这样的生态产业会有更多的机会,今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乡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集中在畲族村,村里利用扶贫项目资金,为每个贫困家庭建了两亩茶园,明年将迎来首次收成。“全社会保护生态,市场认可生态产品,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子肯定没错。”雷海燕的宣讲给畲族村党支部书记祝先良吃下了定心丸。
  秋日天短,太阳西斜。围拢在雷海燕身边聆听十九大精神宣讲的村民久久不愿散去。第二天一早,雷海燕还要到山那边的上饶市妇联宣讲。
  夕阳下,杨林河面撒满万道金光,河水潺潺,清可见底。(新华社南昌11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高皓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