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1

热心肠温暖村里娃

发表于 2017-11-14 18:16: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热心肠温暖村里娃
2017-11-14 00:00
本报记者 王汉超



  余庄村儿童福利主任郭惠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资料照片
  李高强(化名)是河南洛宁县赵村镇东上村的一名小学生。去年,5岁的他突然患上肾病综合征。李高强住院期间,每天花费近千元,母亲不堪重压离家出走,只剩父亲苦苦支撑。
  东上村儿童福利主任贺清波了解情况后,在村里和网上发起募捐。村民踊跃献爱心,短短一天,就筹得善款2万元,解了孩子看病的燃眉之急。“现在村里又给他们家办了低保,孩子的病情比较稳定。”
  光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
  贺清波曾是村里的一名老师,1998年他开始外出打工,后来自己做生意,社会阅历比较丰富,但这些工作都未能让他“安定”下来。2012年,他“转行”成了村里的一名儿童福利主任。
  “我原以为儿童福利主任的工作就是带着孩子们做做游戏,帮助解决点儿实际问题,可后来发现并不是那样。”贺清波告诉记者,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孩子存在的问题,贺清波要分别给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当好福利主任光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要懂点心理学,会点社工知识,了解点法律,得是全才。”贺清波告诉记者。
  洛宁县像贺清波这样的儿童福利主任共有388名,他们为本村儿童的大事小情操心奔走,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类生活困难。
  孩子们把我当“妈妈”
  郭小辉(化名)是洛宁县余庄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家里经济困难,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由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小辉的性格十分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一度成了翻墙盗窃的“问题少年”。他的情况引起了该村儿童福利主任郭惠的关注。
  为了帮小辉改掉恶习,郭惠常常找时间与小辉聊天,还把小辉带回家打羽毛球,让他学习画画,参加周末和节假日的儿童之家活动。为了让他和同学们有更多沟通,郭惠还动员小辉加入了学校足球队。在今年洛阳市的足球比赛中,小辉上演了“帽子戏法”,帮助球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孩子前后变化太大了,话多了,笑容也多了。现在的小辉爱学习、懂礼貌,我感到很自豪。”郭惠高兴地说。
  郭惠的本职是教师,和孩子们尤其是困境儿童的长期相处,让她从过去的教学任务中放开眼界,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村里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由老人照料。老人们基本上不识字,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跟孩子们沟通,更不会和孩子们玩游戏。”
  现在,借助聊天工具,郭惠把许多家长拉进“儿童之家”微信群。在这个平台上,孩子家长不管在哪,都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信息,家长的发言也十分活跃。
  线下,郭惠和孩子们一起看书、聊天、做游戏,周末的“儿童之家”热闹非凡。“这里有书籍和玩具,小朋友都喜欢来玩,孩子们把我当‘妈妈’,也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生活中的小秘密。”郭惠说。
  如今,孩子看不起病的申请医疗救助、上学困难的寻求教育救助、没户口的到派出所上户口……不管孩子有啥问题,大家都愿意找郭惠帮忙。
  打通儿童福利体系“最后一公里”
  洛宁县民政局副局长杜黎明介绍,儿童福利主任多是村两委成员,有教师,也有普通群众。这份工作对他们物质上的补助并不高,“经常裹不住电话费”,干这份工作全凭一副热心肠。“目前,洛宁县已有388个行政村设立‘儿童福利主任’,全县未发生过一起儿童伤亡或其他恶性事件。”
  据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工作人员介绍,河南仅16岁以下留守儿童就有400多万人,全省儿童福利主任1.6万名。初步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漯河、巩义、林州、上蔡、洛宁、叶县6市县还被列入民政部“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范围。
  “‘儿童福利主任’的设立,解决了儿童福利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洛宁作为民政部最早设立“儿童福利主任”的地区之一,效果明显。据悉,2020年底前,河南将实现每个村(居)民委员会设立一名儿童福利主任或儿童福利督导员。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17:00:13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