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5|回复: 0

由广西小学土墙倒塌事件看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与解决对策

发表于 2010-5-27 11:4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6日下午3时50分左右,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桂花村小学雾水岭教学点一挡土墙发生倒塌,造成24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有3名学生死亡。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桂花村是我国的贫困地区,各地的支贫计划正在进行中,这个让人伤心的事件让我想起了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我们怎样解决这一现状呢?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投资中,贫困地区财政依旧薄弱,生活环境仍然十分艰苦,致使贫困地区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的教育则处于停滞以及慢发展状态。平捆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亿万中华儿女关注的对象。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教育得不到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令人痛心。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的原因,

  首先,客观因素:投入不足;这里所说的“投入不足”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   资金投入不足。敬爱的周总理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国家也很关注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对教育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我国对教育的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些教育投资是具有全国性的,而且又主要倾向于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很明显,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仍然不足。在基础教育这一问题上,又普遍采取国家财政出小头,地方财政出大头的办法。这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却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还不如不发展教育。

  第二,   师资投入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低下。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是因为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固然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可是仍然没有专业人士愿意到偏远地区任教。贫困地区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可是贫困地区也是最难得到人才的地方。这里因为落后,因为条件差不仅不能吸引人才投奔这里,就连这里的受过教育的人以及这里出来的大学生也在极力走出这里,到发达地区就业工作。这无疑就是对贫困地区的雪上加霜。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就因为条件恶劣,留不住教师,剩下下的只有初中文化的正式老师和代课老师来担当学校教学主力,教学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其次,主观因素:观念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失学上。分析原因,有两点因素。

  第一,   家庭贫困。并且有一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都比较困难,虽然已经基本解决温饱,但这也是一部分,生活困难,家里资金匮乏,即使每学期只交很少的学费,依然十分困难。有些家庭还不只一个孩子,与其让孩子读书,获得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还不如种地,干点活挣点钱等这样更实际些,毕竟贫困地区走出去的学生获得高薪生活的也是少数。这些思想也影响着学生,有少数学生自己也不想读书。

  第二,   家长没有文化,不懂教育。这些家长,不懂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变相抽农民的钱,读书无用,还不如在家放牛种地,学生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学习还省钱,能自己生活,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学多了也没用。特别是女孩子,他们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养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更不愿意让女孩子读书。

  针对以上教育现状以及存在这些教育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解决。

  第一,   加大投入

  我认为,国家应该更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根本也在基础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也不能太大众化,一定要把发达地区与贫困偏远地区分开对待,发达地区可以由地方财政给予支持;而国家应该把更多的经历放在贫困地区,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给贫困地区教育,并且取消一些附加费用,对地方财政要给予一定的补偿与资助。促进贫困地区基本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由经济发展带动教育改革,由教育发展促进经济进步。

  第二,   改善国家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高等院校要鼓励毕业生到贫困地区支教,并给予一些补偿措施。对于留在贫困地区的人才,要给予优惠政策,比如,提高这里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以及学校的条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第三,   发达地区给予贫困地区帮助,可以实行“一对一”帮助,一个发达地区,资助一所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扶贫帮助。还可以将发达地区的一部分税收用在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上。促进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发展,逐步缩小贫富差异。

  第四,   改变人们的观念,让贫困地区的百姓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只要教育发展,经济才能发展,教育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单纯的资助学生或者资助学校都不可能根本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要让人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

  总结:偏远地区发展教育不同与城市教育,贫困地区人民在心理上就忽视教育,长期的生活重担是贫困地区的人们更重视自己的生活状况。.偏远地区的教育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开发资源,改善条件,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状况,实现小康生活。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性问题。

来源:博客大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