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回复: 0

民间收藏的新格局

发表于 2017-11-16 20:23: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收藏快报

  钱币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收藏类别,即使不做收藏的人也会经常接触到。近期,有法院在网上拍卖一批银元和铜元,引发了“围观热潮”:拍卖中的两枚民国银元,起拍价73.5元,经过1136次的竞买,907次的延时成交价格高达30549.5元;另一批拍卖的89枚铜元,更是引得近10万人围观,起拍价345.1元,成交价31020.1元。可以说,成交价和估价是云泥之别了,而以当仁不让的气势拍下这些银元和铜元的是同一人——一位来自上海的80后藏家。在拍得之后,这位藏家在交付前就赶到了济南,可以看出出价如此之高是出自真正的喜爱。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下民间收藏的趋势以及民间收藏群体的转变。


  民间收藏的基础自然是庞大的收藏人群,特别是其中的邮币卡类别,是普通藏家易于获得而且具有相关收藏纪念意义的收藏品。同时这部分的收藏品价格也不会太“过分”,通常有公认的衡量,可以说是民间收藏里面的大类之一。这部分的藏品流通性也十分优秀,以物易钱或者易物都十分方便,如果身处一个收藏圈里,更是能获得良好的收藏体验。之前有媒体报道的收藏几千枚钱币的“天才少年”,且不论新闻本身,单是这样的报道出现也说明了邮币卡这部分的收藏在民间收藏中的分量。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是收藏群体的转变和对市场的影响。前文所述的上海藏家,有几个鲜明的标签,一是80后的年龄标签,二是家族企业工作的经济标签,三是父辈的影响。这几个标签恰恰是整个收藏市场中新晋群体的标识,年轻化的藏家、有着相关经济基础并受到相关的收藏熏陶,造就了新一批对藏品执著追求的群体。他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从藏品获利,特别是邮币卡这种对他们来说没有经济负担的收藏项目来说,他们考虑的首先是爱好,就像那个上海藏家所说,“就是放在家里看着,心里也高兴!”这类新晋藏家的爱好和取舍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收藏市场的走向!

  藏品和藏家,收藏市场里的两端,藏品在历史的前进中会逐步地累积,而藏家,在经济和消费观的不断变化下,也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两条线交汇之处,往往就是收藏市场的闪光点,而在民间收藏的范畴里,这些闪光点如群星闪耀,方能组成绚丽的收藏文化“银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