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1

草根面对落差如何“逆袭”

发表于 2017-11-20 18:10: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理兼容 挑战杯凸显“新学人效应”
新学人开“药方”:草根面对落差如何“逆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1-20  T02版)
    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A村村民靳某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家中做饭,灶火烧得很旺,灶台上正蒸着土豆。感觉到情况不对时,靳某立马往屋外跑,她刚一跑出来,房子、灶台连带正在蒸的土豆一齐塌陷了下去,眼前的一切瞬间消失,唯一庆幸的是靳某保住了一条性命。

    这是山西大学倪婷对采煤沉陷区的描述,她关注的是这一区域百姓的生活。“之前类似的研究都是立足于环境保护的,我关注的是环境背后的矛盾。”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聚焦一个村庄历史,从1969年到现在进行研究。煤炭与当地的老百姓,就是“相爱相杀”,一方面对当地经济而言是支柱,另一方面让村子里的住房倾斜倒塌。

    作为新学人,倪婷的观察很细腻。她发现,村里的年轻人都流失了,去周边城市打工。由于耕地被破坏,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之路也被堵死了。村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度不高,是类似乡村贫困化的重要原因。

    阶层固化有没有?“有!”安徽工业大学的李志博,研究的课题着眼于阶层固化如何破除,为此他和团队对28 名青年草根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

    阶层固化就是底层青年向上流动越来越难。李志博强调,社会地位的向下流动、平移流动均是固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平移是固化、向下更是固化。

    就要斩断代际传递链条!但如何斩断并不容易。李志博研究发现,这些创业者表示,在创业初期,或多或少都有过游走于走关系的边缘动机与行为,在充满喧嚣与利益的现实世界中,欲获得创业资源,去走捷径成为相当一部分草根青创的选择。

    如何帮助这些草根创业者?李志博提出,这几年,青年面对的政府环境更好了。服务青年双创,不妨提高他们的机会识别能力。

    他发现,多数成功创业的被访对象,受益于政府与行业组织在机会识别与掌控方面的帮助,政府对草根创业者生存权、知情权的充分保障, 以及在贷款担保、专家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充分支持,使他们的机会识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如何促进他们的社会流动?作为新学人,李志博大胆提出建议,“一揽子”、“普惠式”的无差别帮扶容易发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会加大财政负担。阶层固化的打破不等于无限制地帮扶弱者,对不适合创业者、不思进取者而言,再多的帮扶不仅也无法实现其社会流动,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对于其他草根青创者亦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

    草根青年的阶层跃升,离不开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江西财经大学张芮茜团队从韧商的角度来观察,也就是观察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这个团队总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问卷1685份。

    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存在落差现象:接近1/5的大学毕业生期望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但最终能够实现的不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10;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期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然而事实上有3/4的毕业生在二线、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实现就业。

    大学生韧商如何?根据被调查的江西省大学生样本,49.5%的受访者在面临巨大挫折时的第一情绪是极易焦虑的;且有61.9%的受访者表示其对于之后的应对方式常常手足无措,但不得不面对。大四学生的韧商普遍高于大一,家庭年收入对韧商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

    如何培养韧商?这个团队开出“药方”,还是要在历练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对困难挫折的控制感和综合分析原因的能力,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下一次的实践中检验与运用。

    张芮茜说:“适度的教育支出既可以满足子女必要性与发展性的学习生活需要,又可以避免过于富裕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子女的精神意志……父母同样需要学会管理对子女的期望,通过期望的传导,鼓励子女在自身禀赋的基础上自立自强,培养自我韧商,提高就业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2 15:19:16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