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8|回复: 7

偷瓜(原创)

发表于 2010-5-28 16:23: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一个人的 童年趣事都很多,糗事当然也不少。我也不例外。

        我是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我小的时候的农村,还是公社、大队、小队这样的结构编制。不是现在的乡、村、社。地是以小队为单位集体春耕、夏除、秋收。个人家的地我们东北人叫秧科儿地,就是很少很少的那点儿用于种些自家吃的玉米、土豆、白菜之类的地。我记得当时我家人口最多时是十二口人。地的总数也只不过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那时,物质也极度匮乏。家里人多地少,一年的菜全部指着这块地,所以,种什么就成了每年春耕前大人和孩子之间必须争论的主题。说是争论不是讨论,主要是因为种什么的讨论,总是在双方阵营式的对恃中进行的。大人要理家,当然要种一些能足以令全家人除了夏季之外的三季都不得不吃的白菜土豆,而我们小孩子当然是希望多种一些黄瓜、香瓜、西瓜之类。可是,每一次争论之后,都以小孩子失败而告终。

        父亲是小队的队长,队里种什么是由他说了算。我和哥哥姐姐开始联合起来说服父亲,家里不种就不种了,队里种点儿吧。父亲也总是严辞拒绝。所以,父亲在我的眼里,始终就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

       记得我们刚上小学,也是到了春耕的时候。有一天,和我同龄的刘二琴说她爸爸是党员,还说我们小队只有他爸爸一个人是党员。我当时很是不服。我父亲是队长,她父亲是社员;我父亲在队里什么都说了算,她父亲是很少言语的人;我父亲是县人大代表,他父亲默默无闻;我父亲常到各地去参观考察,他父亲都没离开过我们社。怎么我父亲不是党员,他父亲是呢?我跑回家去求证。父亲告诉我,他不是党员。确实队里只有大琴的父亲是党员。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啊?父亲给我讲了,她父亲是我们队少有的“文化人”。人家读过书,是贫农出身……那时,我知道,入党很难,我也知道,入党,不只是要看你的领导力,你的付出,还要考查许多内容。
     
       第二天, 二琴问我:“怎么样?你爸不是党员吧?”我无语。大琴接着说:“你爸啊,比党员还党员,一个村子这么多人,少种几亩苞米能穷了?这个会算啊。你看人家八队,人家队长就种香瓜、西瓜分给社员们吃,多好啊!看看你爸。”我哭着跑回了家。母亲知道了原由,父亲回来后,母亲也劝他:“就种点儿吧,邻队的都种了。就咱们不种,大人怎么都好说,天天上学、放学孩子们从人家的瓜田里经过,这孩子们不馋吗?”父亲终于同意少种点儿瓜。我欢天喜地地跑到小伙伴们中间去报告好消息。

        种子播下去了,我们知道了是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的那片田。在这条路上,一共有三个队种了瓜。盼啊、盼啊,终于小苗长出来了。从数着苗儿长了几片叶子开始,到盯着哪儿开始结瓜了。每从瓜田经过,我们都能很准确地说出,哪一个是第一个结的,哪一个是第二个结的……我们只是数着,看着,就是不敢去触碰。因为大人说,碰了刚结的瓜,瓜就会化掉了。我们可不能让瓜好不容易结上了,就让我们给摸没了。

        走近瓜田可以闻到香味儿了。可是,我们只能蹲下来,去闻闻。没有人敢碰。因为,在地中间盖着的草棚里有看瓜的人二十四小时轮流看守。
草棚的小“窗口”只能从里面向外瞭望,我们不到跟前,根本无法看到里面是不是有人在。

        看瓜的是我的亲大姐夫。是个憨厚的庄稼汉。因为他实在,认真,所以众人推荐他“看青”。眼看着瓜都变黄了,队里还是不“下瓜”。说是还不太熟,要等几天再统一由妇女摘瓜。这天晚上放学后,堂姐把我拉到一边,贴着我的耳朵说:“那边的瓜肯定熟了。你闻,那香味儿就是它发出来的。你敢不敢摘下来?”我可不敢,我哪儿敢啊?我爸是队长,我姐夫是看青的。我爸说了,谁都不能偷队里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家的孩子更不能偷。堂姐说:“反正我把书包放回家就来偷那个最大的瓜,你爱来不来。”回到家,一直想着堂姐是不是去偷瓜了。把书包放在家里,走出来,正碰上堂姐,她说,“看,这是我的书包。”我一看,是空的,就明白了。她和另外的几个堂哥一起鼓动我,快回家拿书包,咱们一起去。跑回家,把书包倒空。和姐姐们从一大片玉米地里摸向了瓜田……

      
        还没到瓜地,雨便下了。堂姐说,这么大的雨,看瓜的肯定睡在草棚里了。我的胆子大了些。相信姐说的一定是对的!我奔向了那个最大的瓜。颤抖地摘了下来,装进了书包。看到姐姐们不停地摘,我也想摘几个。结果,听到一个男人的吼声:“喂!你们干什么呢?!”吓得我直奔向瓜地旁边的一大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把瓜顺手摔到了地里,仓皇逃回了家。书包是脏了,必须洗干净。我悄悄跑到井边,洗了洗,把小小的布书包紧紧里揣进了衣袋里。回了家。

      一进家门,看到姐夫笑咪咪地坐在家里。心想,哈,他在这里,好在今天看瓜的不是他。不然就惨了。姐夫笑问:“老妹,你干啥去了?”“玩儿去了。没去偷瓜吧?”“没有。”我说着就往里屋走。家人全笑。姐夫说:“来,吃瓜。”“什么时候分的瓜啊?”“这不是你扔的吗?”完了。我要死了。哪儿有地缝?钻进去呆会儿也行啊。

        原来,姐夫看到一堆孩子在摘瓜,没忍心赶我们走。想摘几个差不多了,就喊了一声,他也没想到他的一嗓子,把我吓得把刚摘下来的一个瓜都扔了。这就又摘了两个,连同那个被摔坏了的送到了家里。

        姐夫今年都七十多岁了。我在去看他时,常提及当年偷瓜的事儿。再也不觉得这件事儿有多糗,再也不觉得当年的生活有多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02:07: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09:02:17 | 查看全部
呵,谢谢阿哲的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20:34:25 | 查看全部
哈哈,浅秋姐姐也有这“糗”事。偷瓜的经历真是曲折,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向姐姐学习哦。
那天的瓜的滋味真是非同一般,让姐姐你今天还回味无穷哈,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0:46:57 | 查看全部

回 3楼(梅花雪) 的帖子

哈哈,妹妹,坦白讲,那天的瓜,是在姐夫走后吃的,都不知道是什么味儿了。当时家里的大人都故意气我,吃得可大声了,边吃边笑边说好吃。我的天啊,馋得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8:25: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8:26: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9:26:01 | 查看全部
    
今天才看到曲姐的大作。童年的苦乐近在眼前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