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 符文涓
说到故乡,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那青山绿水间悠然自得的驻足?是那孩子们嬉戏追逐的笑脸?是那随风摆动的绿油油的稻田?还是那被风吹日晒得皴裂的皮肤,却依然感谢着大地恩赐万物的质朴情感?
于我而言,故乡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每经历挫折、面临艰难险阻时,耳边总会适时地响起这首歌……
犹记得那是1995年,爸爸把我从仅有6个班的村小教室接走的那会儿,我还得意地跟班上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同学们挥手告别。少不更事的我看到他们投来的或羡慕、或惊讶的眼光时,更趾高气扬了。那时候耳边响起的关于故乡的歌是清脆明快的,我的心情也跟随着欢快的音符上下跳跃……
城市的生活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一个乡下小孩置身于陌生的城市之后,身边的一切总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在乡下生活时,除了老师上课用的是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我们平时的交流全用苗语。我能用蹩脚的普通话叫上一声“爸爸”“妈妈”,都曾引起同伴们羡慕不已,而到了城里,这种优越感顿时就被淹没了。听不懂老师上课,说不出简单的汉语拼音,甚至连城里同学的嘲笑和辱骂都没有办法还嘴回去。一句句“苗子”、一声声“乡巴佬”,像刺耳的噪音,不断地刺激我的耳膜;一双双不屑的眼睛,一幅幅狰狞的表情,渐渐地让我惧怕这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常会想念那个在乡下只有6间教室的村小里,大冬天带着烤火炉上课,把裤脚烧出一个洞的尴尬情形;课间和同伴们一起烧苞谷粒,课后在溪边翻螃蟹、玩泥巴的快乐时光;还有那首在简陋的教室里,老师用蹩脚的普通话但却唱得极其动听的歌……
慢慢地,我适应了排挤、学会了自我封闭、变得更加自卑和胆怯。在城里上小学的6年时间里,我当过最大的班干部是小组长,那还是得益于我个子小,被班主任老师安排坐第一排,而那时班上所有坐第一排的同学都被安排当小组长。因为语言障碍,我的数学和语文课成绩常常在班上名列倒数,同桌的小男生自恃成绩好,经常用骄傲的姿态审视我这个乡下来的“差生”。印象当中,我所有科目考过最高分的只有音乐课了,因为在音乐课堂上没有身份之别、没有成绩高低,有的只是那首与故乡的歌相似的动感音符和美妙旋律……
好在,人生处处有奇迹。上了初中之后,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启蒙老师。她不仅在学习上教授我科学知识,还在精神上鼓励我,帮助我找回自信。在她的课堂上,鼓励我们畅所欲言,鼓励我们不懂就问,鼓励同学们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她的管理下,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部,让大家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也在这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力。在初中三年时间里,除了班长之外,我担任过副班长、生活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第一次以学生干部的身份主持了学生家长会,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我居然没有丝毫紧张和恐惧,因为那首在故乡我最爱的歌又在我的耳畔响起,旋律还是那样美妙动听……
幸运,总会眷顾不断努力着的人。经历过考研的人自然懂得备考的艰辛,尤其是当你的目标很遥远的时候。虽然比不上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那般狠劲儿,但用废寝忘食、埋头苦读、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等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当然,品尝过辛苦滋味的人,自然才能有资格享受付出带来的收获。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最泄气的时候、最想动摇的时候,我就会哼起那首歌,哪怕哼得五音不全,哪怕已经模糊了歌词,它照样能在黑暗中给予我勇气。
前路,虽然未知,但我相信,你依然会带着我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