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转贴] 千年梦乡

发表于 2017-11-21 20:44: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伍碧群


    从南海边出发,穿越五岭北上,携着多年的憧憬,向江南而去。我长长的黑发还带着海风的味道,旦夕之间,双脚已踏在江南的斜风细雨中。诗意的江南,张开柔情的怀抱,以莲花的清芬、水乡的古韵,为天下游人洗尘。千年水乡周庄,是此次江南行的最终目标。

    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金三角”之间。春秋时期谓“摇城”,隋唐时称“贞丰里”,北宋元祐年(公元1086年)改名周庄。这里仍完好地保存着公元14世纪“井”字形河街的古代水镇格局,民居古建筑枕河相连,鳞次栉比,800多户原住民依旧生活在依水成街的古镇社区,吴侬软语、阿婆茶香,续说着财神沈万三和聚宝盆的传奇;橹声欸乃、昆曲悠远,演绎着才子与佳人不期而至的邂逅……从诗词歌赋中,从水墨国画里,走到现实中的周庄,我找不到现实的感觉。那些古朴的明清民居,依稀是梦里的古代。徘徊在曲曲弯弯的小巷子里,粉墙黛瓦马头墙,青石板巷道,我是那个撑着油纸伞、身穿旗袍的江南女子,低眉敛首走在丝丝细雨中。走得倦了,坐在青石桥旁,仿佛就是坐在轻轻摇晃的小舟。而整个周庄小镇,本就是浮在澄湖、肖甸湖、白蚬江中间的一块古老而神奇的荷叶。那些古民居以及千姿百态的桥,就是这张荷叶的脉络,脉络之外,就是柔情绻缱的流水了。缓缓的河水,微澜不兴,流不尽的水乡古韵,流不尽的绵绵桥影。

    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周庄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经典之作。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 周庄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尤以沈厅、张厅气势非凡,历经百年,风姿依旧。

    周庄因水而美,水是周庄的魂。水是周庄的生命,周庄是水构成的小镇,这里“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从镇中穿过,缓缓流淌远方不知源头不知去向,“咫尺往来,皆须舟楫”。于是桥也成了周庄的重要一部分。由于悠久的历史,周庄古桥多,且都极具特色。小小的的周庄共有十座四百年至八百年历史的古桥,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双桥、富安桥等。站在桥上或者桥两边的桥楼里,把酒临风,看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别是一番风味。

    弯弯延延的水环环相扣,水畔垂柳翠绿青葱,风起时轻摇飘荡显得格外婀娜多姿,摇曳的倒影惹得水也有些微醉了。桥下三三两两的乌篷小船鱼贯而来,劈波而去,寻着侬语轻歌飘飘入耳,摇橹船娘的身影便从一弯弯弓桥下渐渐划入双眸,越来越生动,愈近愈风情。一景连着一景,就是一幅灵动的水墨画。所以三毛在见到周庄的那一刻放声大哭,说:“我梦里来过千百回了。”这里就是她梦里的故乡。20年前,我跟着三毛的文字,神游撒哈拉沙漠。今天,我又寻觅着三毛的足迹,来到周庄,行走于悠远、古朴的街巷,穿行在古宅、楼阁之间,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诗意乡情,令人沉恋。看见了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粉墙黛瓦临水而建的屋子、河中咿呀摇过的小船、穿蓝印花布的说话柔糯的阿婆……一切就如在梦里一样,悠久而绵长。

    “吴水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水就像一条长空起舞的飞袖,穿起了周庄的一桥一路、一亭一阁,穿起了周庄的水乡情韵,缔结了900年的沧桑情思。“小舟泊门口,流水淌人家。”一群婀娜女子着蓝印花的衣裳,摇着载满鱼米和莲藕的小舟,哼着一曲江南小调;炊烟袅袅,弥漫了整个水乡,水乡周庄复又朦胧,此时的周庄,渔歌晚唱,又是一幅梦里才有的风情画。

    周庄,梦里水乡,沉醉千年,不忍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