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2|回复: 0

2017北京最新时事政治:万名初中生“选修”科学实践活动非遗课程

发表于 2017-11-22 09:12: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
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手工制作唐朝“芭比”
11月19日上午,《非遗绢人——原来你是穿越千年的“芭比”》和《谜之鲁班》开课。在“非遗绢人”的课堂上,室内桌子并不是按平时上课时一排一排,而是围了四张桌子拼成一个方形,四个学生围坐,方便手工操作。
据介绍,《非遗绢人——原来你是穿越千年的“芭比”》课程中制作的绢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唐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金属丝为骨架,棉花、纱绢为肌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用彩绘描画五官而塑制的立体人型艺术品。
记者看到,助教老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了Q版绢人京剧中齐天大圣作为活动材料,让学生学习绢人制作和传统京剧服饰知识,通过运用雕塑、绘画、缝纫、染织、花丝、裱糊等多种技能,才能最后组装成三维立体造型。
“我自己对芭比等娃娃一直很感兴趣,通过这个课程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服饰制作方面的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北师大附中初一学生李红烨说。
《谜之鲁班》课程则回到春秋时代,从“鲁国工匠鲁班用6根木条制作鲁班锁命儿子拆解”的传说讲起,学生通过学习基础榫卯结构、三视图原理,工具的使用及制作等环节完成活动任务。
刘凯表示,现在的很多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设计调动孩子对传统文化、工艺制作的兴趣,了解中国古代高水平创造力和制造力。(记者 沙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