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7|回复: 0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脑瘫村”居民

发表于 2017-11-24 09:02: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施舍未必是帮助他们的良方,给予他们自食其力的机会才是上上之选。

---------------------------------------------------

租住在湖南长沙的谭湘平妻子智障,儿子脑瘫,一家三口挤在面积不到15平方米的屋子里。他靠捡拾垃圾每月进账约300元,这笔钱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收入。难能可贵的是,谭湘平从未放弃努力,保持着生活的韧劲。这个故事被媒体报道之后,不少网友都为之感动。

在大多数人表示感动的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网友质疑:这样一位家境不佳、身无所长的男子,何必要与智障妻子结合,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困难?这种看法恐怕并不可取。一个人哪怕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何况,谭湘平的本意绝非为社会增添负担,他唯恐给他人添麻烦,少见求助于人。外界实在不该向他这样的穷苦人投去异样的目光。

然而,同情不足以解决谭湘平以及和他类似的人面对的困难。真正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样的人?

仅靠普通人的“爱心捐赠”,毕竟杯水车薪。建立完善的帮困机制才是当务之急。以谭湘平为例,虽然他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但其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目共睹。对许多因家庭特殊原因而挣扎在贫困中的人来说,他们不一定需要别人的无偿援助,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工作,以汗水换取收入。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施舍未必是帮助他们的良方,给予他们自食其力的机会才是上上之选。

谭湘平夫妇和他们罹患脑瘫的孩子所住的地方,也是全国脑瘫儿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脑瘫村”。由于距医院近,房租便宜,目前,至少有300多名脑瘫病患者租住在这里。也就是说,还有许多面临生活困境的类似家庭,只不过他们尚未得到媒体关注而已。在这些家庭中,是否存在比谭湘平更困难的情况?是否有人会放弃生活的希望?无论如何,若我们坐视不理,“脑瘫村”实有造成社会问题的危险。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传媒发达的时代,像谭湘平这样的遭遇常常能见诸报端。但是,如果我们的关注止于煽情,对解决他们的问题恐怕没有太大帮助,只有从其中发现底层真正需要的东西,才不会浪费新闻热点带来的契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