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回复: 1

数学作业成“找茬”游戏 少点套路行不行

发表于 2017-11-30 06:2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数学作业成“找茬”游戏 少点套路行不行




甘琼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1-30  02版)
    在网上以“奇葩作业”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槽点”五花八门,表现形式却很雷同:极度追求“创新”、出奇,题不惊人死不休,甚至违背常识。


-------------------------------------


    被小学数学题难住是什么体验?最近刷爆很多人朋友圈的一道小学数学题给出了答案:家长们亲自上阵,却得出了四种完全不同的答案。原因不在于题目本身有多难,只是题中多处细节“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在网上发布的这道题里有四行等式,不同的是,等号左边不是数字,而是猫咪、鞋子等具体物品,前三行等号右边都是一个具体数字。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运算前三个等式,得出最后一个等式等号后边的数。


    吐槽归吐槽,很多网友困惑: “这样的题考察的到底是什么?练习这样的题又有什么用?考出来的分数又能代表什么?”一位资深数学老师接受采访时称,此题涉及到数学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数学思维中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乍听之下,似乎不无道理。可是,“认清整体和局部的不同”更像是各类“找不同”“找茬”等游戏的目标。数学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两种诉求,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意味。所以,这位老师的“专业”解释,并无充分的说服力。


    在网上以“奇葩作业”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槽点”五花八门,表现形式却很雷同:极度追求“创新”、出奇,题不惊人死不休,甚至违背常识。


    出题者追求创新的初衷是好的,背后不乏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但要强调的是,教育创新不能突破两个前提:学科教学特点及宗旨,与受教育者身心特点。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教学特点,教学宗旨就是在这一特点上形成的教学愿景。具体在小学数学科目上,让学生掌握识数、基本运算能力等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形成对数学基本的认识并培养兴趣是目标。数学教学——当然包括数学作业的设计——都应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其次,小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粗心、观察不仔细的心理或行为习惯,教育应当尊重这一特定年龄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帮他们改正缺点。欲速则不达,让孩子养成过度谨慎、战战兢兢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只会打击学习热情。


    说到底,作业的本质,就是通过思考和训练,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只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就是成功的。一切外在形式,最多能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此,教育工作者不可不察,更不能舍本逐末。


    少点“套路”,让作业回归本质,让教育回到简单的初心,老师们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们才能学得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 11:50:00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