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勿把人多当“包袱”
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多就意味劳动生产率低。但人多就一定是“包袱”吗?近些年,江汉油田持续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以价值链优化业务链,以业务链部署创新链,加快专业化、市场化队伍建设,让人员随着市场走围着效益转,走出了一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道路,最大限度地盘活了人力资源,释放了人才红利,助推了企业发展。油田连续两年被评为集团公司“A级企业”。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表面上看,企业改革凸显的富余人员、冗员不少,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结构性缺员严重,一线员工队伍长期紧缺、外闯市场队伍严重不足就是明证。如果能加快人员内部流转,引导后勤辅助的富余人员向一线集中、向市场靠拢、向价值创造聚焦,无疑将实现双赢。当然,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加强思想引导,让员工明白“有活干才有出路,创造价值才能生存”,主动转岗,做到“我想走出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能力水平,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我能走出去”。老油田、老企业人多油少是历史形成的问题,是客观的现实,无法更改,也无法回避。与其一味抱怨,把人多当“包袱”,不如转变观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以需求以效益为导向,用好盘活人力资源,让每个人都到最需要的地方、最合适的岗位上去,真正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总之,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与财富。我们要切实发挥好人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提升人力资源价值,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