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47|回复: 1

善待新成长模式

发表于 2017-12-5 15:1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善待新成长模式

实习生 石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5日   T03 版)


  公益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事业,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公益创业大赛刚结束,在公益事业第一线及在幕后进行理论探索的专家们,就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筹资渠道、公益伙伴共享共建模式、政务购买服务等议题,开展讨论。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炳具受组委会的委托主持论坛。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钦焕的话题是关于用项目竞赛的平台开展联合劝募的一些特点和前景,非常契合本次大赛的一些新特点。“联网的联合募捐,可以帮助这些组织在参赛的过程获得更多的资源,也可以拓宽筹资的渠道,还可以提升赛事本身的影响力,让公众可以有更好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这个过程中,能培育这些参赛项目筹款的能力,也是对他们的考核。”他说。
  当然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在竞赛里面引入募捐还是存在一定疑问,比如比赛过程中有募捐的环节,难以避免一些组织刷单、出现假捐的情况。公益组织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会自己去捐赠,因此获得比较好的名次。也有一些人本来想通过参赛获得一个支持,但这个环节增加了微小公益组织筹款的压力,有能力的规模较大的组织可能因为天然优势获得更好的参赛的成绩。这都是一些弊病。”他认为,这一新的募捐形式才刚起步,需要给予一定发展和成长空间。
  北京夕阳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分享了关于公益4.0时代的青年助老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创新。目前他们组织研发了课程内容,实现了专业化运营,还出台了夕阳再晨的云课堂,一个简单的视频可以让老人在家里很便捷的学习和使用。
  年轻人是公益事业的核心人群,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对年轻人越来越强的技能和资源整合能力寄予希望。“志愿服务并不是说你有一个善心就能做好,可能需要你懂经济政治文化,甚至你要懂技术,会写代码,无论任何一个领域,优秀的年轻人都是这个行业的希望。”来自灵山基金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
  覃清在公益传播领域工作了十多年,遇到很多瓶颈,一直在探索共享时代服务组织的跨界优势整合和赋能。“公益机构最难招的人才是什么?第一是做传播的,第二是做劝募的。非常不容易。多思考多学习,求新求变才是常态。”她开出药方:提升做资源服务文化的建设,也就是打造公益品牌特色,要构建自己的公益IP。IP就是知识产权,使自己做的产品有价值。
  论坛嘉宾们还就“行业生态下的志愿服务整合”、“品牌凝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等专题作了宏观微观层面的分享,深化了普通公益人对志愿服务资源整合的认识。
  大家的共识是,中国已迈入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单车、共享房屋、共享知识从概念到现实,逐渐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志愿服务在这样的新时代下既存在一定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

实习生 石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5日 T03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22:25:3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