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余生荣:吃干榨尽工业废品,低碳工作我作主
【蒲德贵 图文】
17年前,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维修工余生荣对工业废品电池实施再生利用处理,把铅板当材料回收复用,不花一分钱替代了电池维修所需材料;17年后,余生荣继续以“低碳循环”维修方式为工业废品电池“零排放”进行安全处置,他的行动助推了“低碳经济”在重庆煤矿的进一步落实。
余生荣,40岁,铅酸蓄电池维修工,有一手绝活的他专为电池“看病”当“医生”,深知报废电池一旦进入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将是严重的,他以“低碳循环”维修方式对报废电池“零排放”后事进行处置,把电池铅板加工成焊条用于日常维修,把塑料外壳交由回收公司,解决了报废铅酸电池的安全处置难的难题。
1个人的班组,如何实现铅酸电池报废后“零排放”处理,余生荣想到一个吃干榨尽的可行办法,对10台电机车使用的20组电池采取“循环式”管理,电池寿命由500个工作日增加到800个,同时,对报废电池处理按照国家环保执行标准,对塑料外壳进行回收,把铅板加工成焊条当材料使用,杜绝了工业废品对环境构成二次污染的危害。
维修中,余生荣并没有把维修蓄电池看成没有出息的工作,而是通过维修过程兑现“节能减排”在维修班组中发起了“低碳工作我作主”的倡议,吃干榨尽维修边角材料,把有价值的工业废品当材料回收复用为企业节能增效是为环保做贡献。
小到“一粒米”的焊锡锅巴,大到报废电池的铅板、塑料外壳都是余生荣回收复用的好材料。节约回收箱是余生荣维修工作的“百宝箱”,也是他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报废塑料桶改制的“百宝箱”并无特别之处,里面装满了他维修回收的各种边角材料。
“制造一只铅酸蓄电池,需要塑料,铅板,化学药物等材料构成,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余生荣说:“如果我把使用到期的电池当废品扔掉,我就是环境污染的罪人,把它当成材料重复使用,既为企业增效,又对环境保护何乐而不为。”
据不完全统计,17年来,余生荣利用报废蓄电池加工焊条1万余根,按每根价值30元计算,节约材料费30余万元。每组电池使用周期增加300个工作日,少使用20组电池,按每组5万元市场价格计算,为企业直接创效近100万元。
文章配图:
蒲德贵20100531-1:余生荣采用“循环修理”技术,解决铅酸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蒲德贵20100531-2: “百宝箱”里装满的是余生荣保护环境的行动。
蒲德贵20100531-3: 换下来的连接带,加工成焊条是节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