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0

“机器换人”已从蓝领扩至白领 员工所需掌握不再是重复性技能

发表于 2017-12-6 16:56: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工网
  “机器换白领”之后,更多的新兴岗位即将诞生,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再是应付重复性工作的技能
  “机器换人”已从蓝领扩至白领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机械人的兴起而失业,相当于如今全球劳动力的五分之一。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亿人口,约占当时就业人口的13%。
  机器人替代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工,已经在许多工厂中实现了,但是,新一轮的“机器换人”,瞄准的不是蓝领,而是白领。就在本月1日,图灵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一篇题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领域”的演讲上表示,人工智能让体力工作和智力工作都变得自动化了。换句话说,机器人不只是在取代蓝领,也在取代白领。
  不过,与蓝领不同的是,白领可能都看不到替代自己的“机器”,因为它们可能只是服务器里的程序。
  类似会计师、精算师、律师、银行业务员这些收入较高的白领职业,在未来都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英国有程序员研发了机器人律师,处理了25万起停车罚单上诉案件,并赢得了其中的16万起。以前,一个律师打官司,往往要用拉杆箱,现在只要一个电脑就能带走所有文件,一些重复性、事务性和辅助性的法律文件工作,以后也可以由机器来代劳。
  对于企业而言,在白领工作领域的“机器换人”,帮助企业节约的不只是人力成本,还有房租、水电等多种成本。普通消费者感受更深的,恐怕是许多银行都在缩减网点规模,因为很多业务可以用互联网或自助机器来替代。由自助机器构成的网点,其占地空间远远小于人工网点,不必设置办公区和休息区。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即便设置了“机器换人”环节,成本也有一定节约,但是相应的利润却没有增加。这是因为,不少企业只是在生产或服务环节实现了“机器换人”, 企业整体的战略定位、运营模式、营销策略、管理手段并没有做出相应调整,依然沿袭旧有方式,自然难以发挥出作用。
  其实,“机器换白领”早已有之。美国银行家戴维·洛克菲勒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回忆,上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依赖纸质账目的银行业务产生冲击。这样的冲击不仅仅是人员调整,也使得银行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的变化最终重构了今日的银行业。
  换言之,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要做的不只是用智能程序替代白领事务性、辅助性、重复性工作,更要调整自身经营模式,要动“全身手术”而非增添几个机器、减少一定人手的“小手术”,因为企业要去适应的不是机器本身,而是网络时代之后的人工智能时代。
  那么,对于白领而言,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许会在多年后萎缩最终失去,而法学院、经管学院的毕业生,可能面临不断减少的就业岗位呢?
  其实不然,这就好比即便有了网购,导购员这一职业也并未消失,一些国外知名商家甚至招聘中文导购。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也会因时代变化而变化,不论时代怎么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机器和智能程序本身所无法替代的。也就是说,白领应该去学习如何在本行业内,更好地与人打交道。比如,银行所需要的员工,不再是办理业务速度最快、让顾客减少等位时间的优秀柜员,而是能够与客户更好沟通,吸引其办理更多业务者。
  换言之,“机器换白领”之后,更多的新兴岗位即将诞生,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再是应付重复性工作的技能。(中工网记者 赵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