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9|回复: 2

让“国家宝藏”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表于 2017-12-7 15:09: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大型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正式开播。这档集结九大国家重量级博物馆27件珍贵馆藏文物的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


  该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高大上”的技术,让每一件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此外,还邀请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也让人觉得新鲜有趣,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除了新颖的展现形式,节目也相当有“内涵”,文物背后的历史得到了如实还原。节目组专门邀请了北大历史系老师、研究生等组成的专家组共同把关、校订剧本。用基于史实基础的小剧场模式,轻松地讲述了相关的文物知识,既寓教于乐又深入浅出,令观众受益匪浅。

  近些年来,从海昏侯墓的观展热潮,到冲刺看《千里江山图》的“故宫跑”,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文物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就必须不断拓展人们欣赏文物的渠道和深度,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文化建筑、文化藏品是有生命历程的,所以应该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过来。从“高冷”到“接地气”,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文物才能摆脱“隐秘”“陈旧”的刻板印象,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穿越千年历史,文物已不再单纯是用来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更是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和文化认同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延续的文化基因。希望《国家宝藏》这一类文化类节目能成为一个平台,发挥文物的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为人们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让大家看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刘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15:20: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9:40:43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