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回复: 1

投身改革创新大潮(大家谈·增强执政本领③)

发表于 2017-12-8 06:4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投身改革创新大潮(大家谈·增强执政本领③)
2017-12-08 00:00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位读者来稿,分享他们在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中的经历感悟,以期更多人能够焕发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奋勇投身于改革创新的大潮。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探讨,怎样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欢迎广大读者结合工作实践,谈方法、说收获,分享所思所想。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编 者

  寻找改革创新发力点
  刘元通
  有人说,改革创新太“高大上”了,跟我们无关。其实,改革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群众痛点里往往蕴含着改革创新的燃点。以厕所为例,一直以来,公厕都是很多城市的老大难。在呼和浩特,当地开动脑筋,大胆探索“以商养厕”,引入茶吧、咖啡厅、小超市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厕综合体“青城驿站”。一个金点子,让公厕运营难题迎刃而解。
  正是一个又一个 “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改革创新,增强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积蓄着水滴石穿的改革力量。可见,要培养一双发现改革创新机遇的慧眼,就要有李保国那种“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信念。把群众的需求当成改革创新的指南针,盯住难点、痛点和堵点,就会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唤,寻找到改革创新的发力点。
  “第一现场”迸发创新之光
  迟 翔
  改革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企业来说,能不能长久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创新举措从何而来?答案要在第一现场寻找。
  我是一名企业员工,在我工作的地方,专门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等部门,坚持从实践经验中来,在专业指导下论证。资深专家带头深入车间,与基层一线员工互相交流切磋,在第一现场迸发思维火花。在验证其可行性和改进点后,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而创新成果会再次落实在第一现场,反复实践,最终进行推广实施。
  可见,创新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从第一现场的躬身实践中获得灵感。正因如此,检验改革创新的成效如何,就需要审视符不符合第一现场的操作要求,有没有提高第一现场的工作效率。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拍着胸脯说“创新带来了真正的效益”,也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立得稳”“站得住”。
  丰富改革创新方式
  刘 政
  提起改革创新,很多人会简单理解成“不破不立”。其实,只要贯彻改革的指导思想,善用创新的思维理念,做好深挖工作,让“老树开出新花”,同样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式。
  拿民俗文化保护来说,以往的创新大多是做“物质加法”,建展览馆、上展示台,效果却往往不佳,不少民俗文化在橱窗内“失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民俗来自人民群众,民俗的根脉在生活,保护民俗需要“向内而求”,让群众参与和回归生活。比如,一些地方推出“归俗于民”政策,鼓励群众重拾“老技艺”,制作家庭民俗工艺品,开放参观,让“老活儿”的生活根脉不断。
  由此观之,将改革创新从“向外而求”“求新求异”的单一思维方式,扩展到包含“向内而求”“挖潜升级”的综合模式,就能增强改革创新能力,避免冗杂纷繁的形式主义。只有把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聚焦现实问题,开展探索实践,丰富方式方法,才能让改革创新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涌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8 06:42:48 | 查看全部
执政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