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4|回复: 7

[2018年第1期观点擂台组稿]“考试专业户”青云直上,“实践型”职工失落消沉,根源

发表于 2017-12-8 09:10: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事件:“实践型”职工在竞聘竞赛中屡次败于“考试型”职工,放弃参赛
        江苏一家煤矿职工王军反映:最近他们单位举办了一次工程师竞聘,不出所料,号称“考试专业户”的两位大本生又顺利夺得头筹,被提拔为总工办的副科长。虽然竞聘的整个程序非常严格、公平,但职工们并不买账。原因是,这两个“考试专业户”实践能力差,生产中出现疑难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偏偏人家凭着理论知识在多次业务知识竞赛中都能得奖。更让一线职工感到不平的是,一线有几位老职工,工作卖力,实践经验丰富,对井下的一些疑难杂症那是手到擒来,还经常对工具或操作进行创新性改进。提起他们,领导称赞,职工服气,可因为理论知识欠缺,他们在竞聘、竞赛中屡次败北,与晋升、奖励基本无缘。后来,很多一线职工干脆不参与这类考试,说是反正考不上,就不去白费工夫了。
        王军认为,“会考不会干”与“会干不会考”都是有缺陷的,之所以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畸形现状,首先还是企业设立的制度有问题,制定制度者要从企业发展大局着想,既要调动高学历职工学技术的热情,也要给动手能力强的职工以展示平台,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职工个人也应该端正态度,不因一时得意而长期“偏科”,也不能因制度不公而“破罐子破摔”,认识不足迎头赶上才是正途。
     说起来,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专业户”长期垄断了某一个领域的名额,比如技术比武专业户、知识竞赛专业户、应对检查专业户、演讲专业户……他们的存在或多或少削弱了一些职工的进取心。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一支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劳动者队伍,显然“考试专业户”得名得利,“实践型”职工失落消沉的现状不利于职工队伍成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企业制度问题,还是职工个人进取心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认为是企业制度问题者,以正方发表观点,认为职工个人要持之以恒取长补短者,以反方发表观点,有不同观点者以中立方发表看法。
        注意:1、在投稿通道单独投稿。
                    2、12月23日截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06:45: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1 06:21: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2 22:01: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2 22:30:23 | 查看全部
积极参与平台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4 13:35:10 | 查看全部
会考也会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6 05:39:01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7 06:09: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