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今单位的人越来越热衷于购买私家车,有这么一群人却疯狂地迷上了自行车!大多数班组员工工余饭后都沉醉在麻将桌、酒桌、电脑桌前,但是这一群人却钟情于轻骑!“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演变到后来的“提倡低碳生活,保护人类环境!”。这支轻骑队一路走来。。。。。。
骏马奔驰
——记渡市选煤发电厂2010轻骑队
- 熊德伟
现在全民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的一群职工也不甘落后,他们用“骑行”的方式践行着这一理念。经过一番磨难和曲折后,5月1日这支命名为“2010轻骑队”的组织正式成立了。
“作为现代煤炭企业的职工,我们究竟缺乏什么?”,“我们缺乏的是锻炼!”。今年年初,渡市选煤发电厂水电队谢应红夫妇在茶余饭后的一次聊天中,“切磋”出了一个好点子——成立一支厂区自行车轻骑队。
谢应红夫妇说干就干,立即吸纳了5名队员。起初,他们就是想骑着心爱的自行车,闲暇之余锻炼一下身体;后来,队员们购买了专业的山地车,并购置了头盔、手套、自行车专业服装、护膝、专用水壶等配套物品。随着队伍的逐步壮大、完善,一支像模像样的轻骑队初具雏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队伍由最初的7人壮大到38人,这支骑行队成员有车间主任、也有普通职工,有男兵、也有女将。以前从厂回城交通便捷,可以开车可以坐火车甚至可以坐船,但是现在他们都将回城方式改为了轻骑,他们认为这样是提倡低碳生活的最好尝试。
他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走到了一起,然而后来的苦乐只有自己知晓。在这些队员中,大部分人压根儿就不会骑山地车,他们就互相帮助、自我学习,经过一次次跌倒,终于学会了独立骑行。大家的身体素质、意志力也在一次次跌倒和骑行中得到了锻炼。“骑车锻炼的效果太明显了,现在我上楼再也不气喘吁吁了。”该厂水电队职工谢伟激动地说道。谢伟以前是出了名的“药罐子”,身体很差,经常进医院打针输液。自从加入该厂的轻骑队后,他劲头可足了,积极参加集体骑行,一个月下来,体质比以前明显好多了。
在一次次骑行中,这一轻骑队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轻骑队没有统一的组织规模,队友们往往是乘兴骑行,目标盲目,态度时冷时热。更糟糕的是,在一次集体骑行中,有两名队员从车上跌落下来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让谢应红夫妇感到很茫然,这支轻骑队路在何方?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
殊不知,达州市自行车协会飞鹰俱乐部已经开始关注这个每周都要坚持集体骑行60多公里并逐渐壮大的轻骑队。飞鹰自行车俱乐部CEO袁军来到渡市选煤发电厂,在了解到这支由该厂班组员工自发组织形成的轻骑队的近况和问题后,对队友们说道:“你们的热情很高,但是要成立一支成功的轻骑队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和口号,要有超强的团队理念和自行车骑行基本知识,不然就是水中月、镜中花!”随后,袁军为他们讲授了自行车骑行的安全常识、骑行技巧、修理技术、应急处理等知识。
这堂课上得生动及时,让茫然的谢应红夫妇找到了方向。5月1日这一天,轻骑队成立大会在水电队四小家召开,发起者谢应红当选为轻骑队理事会会长,会议还民主产生了财务主管、医疗主管、后勤主管等多项必备职位。这支轻骑队开始统一队旗队服,骑行目标也由最初的“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力”演变为统一的“提倡低碳经济,保护人类环境”。他们还做出了不断学习骑行知识技巧的规划,并制定了合理的骑行路线,还给车队取名为“2010轻骑队”。这支轻骑队的近期目标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集体从达州骑行到成都;远期目标是,骑行到北京、西藏等地,并沿途宣传“提倡低碳经济,保护人类环境”。五一期间他们第一次集体骑行路线就选在了离达州市110公里的小平故里广安市,首次将低碳生活理念传达到了沿途的各个乡镇,受到了沿线居民的普遍赞誉和认同。
就这样,“今天你骑车了吗”成为该厂班组工友们的流行问候语。如今的2010轻骑队有组织、有规模、有目标。每逢周五下午(他们的固定集体骑行时间),他们就会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边惬意。一路上,大家风雨同舟,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在快乐骑行的同时还不忘宣传“低碳”理念。
“2010轻骑队”还积极参加了达州市自行车协会组织的“宣传低碳生活,保护人类环境”的公益宣传万里行活动,他们自行车前面贴着“低碳生活带给我们快乐健康!” 、“弘扬低碳社会责任、促进低碳文化建设”等宣传牌,他们要把低碳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传达给骑行沿途所有的人,让全民融入低碳环保生活模式。
一次,骑行5天的2010年轻骑队与从成都到达州的百位自行车爱好者汇聚一地,彼此欢呼雀跃,那场面仿佛数万匹骏马汇聚在大草原,尽情驰骋。的确,这支轻骑队队员仿佛一匹匹快乐无忌的骏马一般自由奔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