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40|回复: 1

不跟风,才有最美民俗风(经济时评)

发表于 2017-12-11 22:5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跟风,才有最美民俗风(经济时评)
2017-12-11 00:00
韩 鑫
  盲目上马不如不上,粗制滥造不如不造。我们期待,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民俗村不再千村一面,而是各有千秋

  一部《白鹿原》让黄土地上的民俗村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可这股热潮更像是一阵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急。
  近日有媒体重访当地民俗村,发现大量商铺关门,巷道空无一人。昔日的人潮涌动一朝偃旗息鼓,长叹一声之余,不禁想追问一句:这里的民俗村咋就招不来游客?
  民俗村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形态,近年来在全国发展迅猛。拥有古迹的,就地进行商业化改造;占据山水的,依托风景建造仿古小镇;两者都不具备的,着手中高端消费打造民俗休闲区。品得了文化,看得见山水,享得到悠闲,差异化满足游客需求,这样的民俗村大都生意火爆、让人意犹未尽。
  从记者的探访中,我们看到,黄土地上的民俗村既无古迹,也无山水。所谓的民俗就是一条小吃街、两串红灯笼和几样老物件。此类民俗村不在少数,此前就有网友反映民俗村跟风复制严重,走到哪里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粗制滥造的简单模仿,已经无法吸引游客的目光。
  应该说,一些民俗村致力于把文学作品里、荧屏上的民俗文化,转化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景象,这样的努力难能可贵,但仅仅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下功夫远远不够,还要让游客能切实感受得到。
  怎样才能提升游客的获得感?经验证明,从需求出发是最行之有效的。游客期待在民俗村中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吃几种小吃,看几样老物件,而是慢下来去感受从前的生活方式,漂泊久了来寻找乡愁。有些民俗村不妨深挖地方特色与游客需求的契合点,通过场景互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在竞争中创出特点来,方能留住远方的客人。
  盲目上马不如不上,粗制滥造不如不造。我们期待,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民俗村不再千村一面,而是各有千秋,这样民俗村才会迎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盛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21:56:52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