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9|回复: 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胡同里的小燕子飞回来了

发表于 2017-12-12 19:02: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胡同里的小燕子飞回来了
——北京城区街道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吴丽蓉 2017-12-12
“我们这儿环境变好了,胡同里的小燕子也飞回来了。”12月6日,指着家门口屋檐上的燕子窝,住在北京西城区达智桥胡同30多年的居民范连弟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今年3月,范连弟发现这里有燕子衔泥,到4、5月时孵出5只小燕子来。“上一次有燕子来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她说。
北京今年开始进行全市各区的整治提升工作,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各专项行动,城市面貌展现新颜。
达智桥胡同全长不到200米,从东到西,再往北延伸开去,串起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等10多处历史古迹,是风貌协调保护区。
但在整治前,这条原本7米宽的胡同充斥着大量违建和商贩,将道路压缩至3米多宽,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环境不好,还乱停车,家门口都堵上了,出去不方便,推自行车都费劲。”范连弟说。
72岁的韩宝森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这条胡同里住着,他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达智桥胡同是条商业街,“酒铺、肉铺、粮店、豆腐坊……一路都是做买卖的。”后来沿袭下来,很多居民都把房子租出去做商铺。他说,1976年人们搭建防震棚,煤球改成蜂窝煤后人们又搭棚存煤,私搭乱建就逐渐开始形成规模了。
“开始的时候拆违阻力很大。”达智桥胡同所属的上斜街社区党委书记张安林说。社区协调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经常入户做工作,“有的户走访了十几次都不止。”
在拆除80余处违建后,达智桥胡同引入物业管理保洁、绿化、安全、维修等工作,又进行了修缮。从今年9月开始,该胡同被恢复成为一条晚清民国风格的步行街。
达智桥胡同只是一个缩影,如今,走在北京市区中心的部分街道上,游人就会发现,原来在这些街道上的架空电线不见了。
西城区佘家胡同从前有着如蜘蛛网般密布的架空线,而且存在线杆倾斜严重、线缆下垂等问题以及私接、私搭线路现象,给居民居住安全带来隐患。
今年9月,佘家胡同的架空线全部入地,成为一个示范样板。据统计,其架空线入地工程涉及9家通信运营商,拆除光、电缆180余条,新建光、电缆190余条,拔除线杆19根。居民表示,“比以前更安全了,看蓝天也不碍眼了”。
给街道进行“美颜”,还需通过环境整体提升。东城区磁器口大街就达到了这一效果。因商居混合,在磁器口大街331米的街面上,共有96个门店,存在违建、违规开墙打洞现象共87处。街道组织执法部门进行环境秩序整治,拆除违建,治理了商户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等问题。
今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同时出台《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部2435条背街小巷都配置了街巷长。担任街巷长的是街道各部门的科级干部,点对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据介绍,街巷长要管几乎所有的街巷公共事务。为了更方便安排工作,西城区双旗杆西路街巷长杨军剑建了一个工作微信群,把城管队、工商所、食药所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居民小区的保安队长、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街道保洁员等人拉到群里。这个群的功能是“发现问题,上传问题,处理问题”,杨军剑则负责追踪街巷动态,协调各方处理问题。
如今,杨军剑经常会在双旗杆西路上转转,还养成了随手揭下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把路边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的习惯,还会教育他的儿子说,“顺手捡垃圾一点儿不丢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1:52:14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