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20万人,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园招聘已逐渐接近尾声。央视财经记者在近一个月的校园招聘会走访调查中发现,相比80后、90后毕业生,95后毕业生求职紧迫度明显降低,一部分毕业生呈现出“慢择业”现象。
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95后却不着急找工作了? 12月6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2学生保持观望,企业快急疯了…
与前几年招聘会上学生挤破头投简历、着急定下工作相比,95后大学生表现大都很淡定,在随机采访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握有录用通知,但并不着急签约。
在首都经贸大学这场校园双选会上,央视财经记者见到了穿梭在招聘会间的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应届毕业生王天顺,他向记者表示,虽然有数家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并没有着急定下工作,还在继续观望中。他说,秋冬季招聘是考察商机、感受行业冷暖的重要机会,也是检验自己能力的一个阶段,最后的去处还要再考虑。
北京师范大学 刘曦表示,自己内心没有太着急,因为觉得春招还会有机会。 北京科技大学2018届应届毕业生 姜山红说,有一句话说‘我们稳住能赢’,还是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吧。
对于一些毕业生的观望心态,现场一家企业感受颇深——这场招聘会是他们走访的第四所高校,秋冬招聘马上结束,但招聘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这名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面试的时候,学生会表示自己在两个月后或春节后才能入职,在此期间内会有更多的选择。
对于普通企业,很多学生热情度不高,但即便一些大型的国企对毕业生心态的变化也感受强烈。
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一家大型国企的招聘负责人对此表示很“头疼”,近两年的校招中,学生往往不是特别着急,求职意向逐年降低。“我们初期的工作,有一部分等于是白费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