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与机械化战争中各保障单元时空上相互隔离、孤立、分散不同,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保障,在形态、结构、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在从要素分离向体系融合发展。
实现高层次的“联”。体系化的联合保障,在战略层级统筹、协调、引导、管控各军种、各方向的保障需求,能够实现各类保障资源的统筹统配,按需等距保障。必须在战略战役层面明确保障需求、整合保障需求、统筹保障需求,进而制定统一的保障规划。统一的保障规划是加强联合保障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从源头上把握联合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主动权,通盘考虑资源配置目标任务、方向结构,实现联合保障需求与资源配置的有机融合。同时,要统一物资筹措及其标准。联合保障的核心要义是统用资源、集约共享。只有统一组织获取所需保障资源和物资,才能有效对接保障需求。只有明确“按什么标准保”“按什么流程保”“由谁组织实施保”,才能真正满足保障需求。
达到多领域的“合”。着眼确保军事行动有效展开,将各领域、各层面的保障活动“合”起来,以实现节省保障资源、提高整体效率的目的。做到通专结合,即军种通用保障统一组织,各兵种专用保障分别组织,两种保障方式结合使用,实现既有共同成分又有相互差别的科学安排。推进后装整合,这是因为后勤保障、装备保障的主线都是通过筹措、供应、配置财力和物力实施的保障行动。二者具有保障渠道、保障方式的相似性。在一定的组织体制、管理手段、法规制度支撑下,不仅应该进行整合,而且能够进行整合。通过后装整合可以精简指挥机构、减少保障环节、优化保障方式、科学协调各种保障力量。善于区域综合,按照就近原则,对两个及其以上军种共同需要的保障资源实施区域保障。
依靠信息流“控”。充分发挥信息力在保障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利用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各保障单元、要素、系统的横向联合、纵向集成和整体联动,确保联合保障的精确高效。通过技术手段,实时、准确感知部队保障需求变化,解决部队“要什么”的问题。准确感知各类保障资源存量,解决联合保障“有什么”的问题。掌握各种关键资源存位及状态、状况等信息,切实提高联合保障的精确化程度。对联合保障实施的各个阶段全程控制,使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衔接、配合,解决联合保障“保障谁”“在哪保”“怎么保”的问题。
善于模块化“用”。在保障人员专业分工和保障装备体系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将各类保障力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模块化分解,形成具有某种独立保障功能和标准化接口的保障力量模块,并按任务需求将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新的联合保障力。通过对保障基础要素的综合编组,使之能够满足联合作战条件下不同军种、不同层次、不同方向部队多种保障需求;推动保障力量结构更合理、指挥更顺畅、反应更快捷,实现保障资源配置效益和整体保障能力的最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