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75|回复: 15

Made in China

发表于 2008-1-2 10:0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相信,即使不懂英文的人,看到这行熟悉的英文短语,也会脱口而出:中国制造。
  上世纪八十年代,“made in China”,这个我们张口即出的英文句子,是因为它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用品、小型工具、学习用品上,往往少不了这样的标注,让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畏惧英语、常常逃避英语课的人,也一样可以像说“ok”“hello”那样完整而流利,并且能够毫不含糊地知道其代表的中文意思。那时还纳闷,好端端的中国产品,干吗非要注上洋字母,不是崇洋媚外是啥?于是更加加深了对英语学习的反感,成绩便可想而知了。
  时光倏忽,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中花样繁多的洋品牌,已让我们渐渐淡忘了“made in China”,在我们身边,几乎寻觅不到它的踪迹。
  而美国的一位家庭主妇——萨拉,所做的一个有关经济学的试验,让我们重新找回了“中国制造”的感觉,并且恍然认识到,“made in China”从来就没有停止散发它历久弥新的魅力,和它不断超越时空、地理,突破人为障碍的无穷能量与潜力。
  萨拉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2004年的圣诞节来临时,萨拉忽然发现,在她家的39件圣诞礼物中,有25件是“中国制造”,看着家中DVD、鞋子、袜子、玩具、台灯……满眼的中国产品,萨拉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美国人的探险精神激发了萨拉的尝试欲望,她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丈夫、孩子们集体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她做到了,并且诞生了作为记者身份,属于自己的第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当然,试验期间,发生过一次例外。萨拉四岁的儿子看上了一个中国产“南瓜”灯,少不更事的他才不管妈妈的什么试验,逼着妈妈非买不可,并且又是抗议,又是哭闹,最终萨拉拗不过,只好破例了一次,当然也是惟一的一次。
    不过,这真是“糟糕”的一年,一个全家人都盼着早点结束的一年。在试验即将结束时,萨拉四岁的儿子兴奋地说:“妈妈,这样的试验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做了。”萨拉也在自己的书中谈到,生活中你可以不去选择“中国制造”,但你的生活从此会变得无比艰难!
  萨拉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国人不仅离不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而且躲都躲不了占满了沃尔玛货架的中国产品。同时,也不啻是对那些叫嚣“中国制造”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说法,给予不攻自破的有力证明。
  这实在是一个温暖的试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谢萨拉,感谢萨拉的书,并同萨拉一起热爱“中国制造”,维护“中国制造”,让货真价实的“made in China”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见证和缔造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0:11:13 | 查看全部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0:50:5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微笑的迪妮莎于2008-01-02 10:41发表的  :
此文:Made in 火神

以上留言:made in 微笑的迪妮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2:01:40 | 查看全部
写得太好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6:14:28 | 查看全部
谢谢版主的厚爱与鼓励,谢谢各位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7:57:52 | 查看全部
伟哥的文章越来越出神入化了,有思考,有深度,有广度,个别句子稍精炼一下堪称精品。羡慕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23:40:45 | 查看全部
感谢崔老师赐稿,写得真是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23:42:44 | 查看全部
感谢夏老师代劳管理,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0:25:1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张耀杨于2008-01-02 23:40发表的  :
感谢崔老师赐稿,写得真是不错,学习了。

耀扬老师对这块阵地的辛勤培育,才是吸引我们乐此不疲来此交流、学习的原因,所以最应该感谢的是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4:02:1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9楼cw101于2008-01-03 10:25发表的  :


耀扬老师对这块阵地的辛勤培育,才是吸引我们乐此不疲来此交流、学习的原因,所以最应该感谢的是您!
崔老师客气了,我也只是学习写作的新手,还得多向各位老师学习,欢迎继续支持8小时之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