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滕福生
5月25日,是徐州北站男职工浴室服务员王继荣师傅当班的日子。9时左右,下夜班的职工洗完澡后,他开始认真地刷洗大池子,然后放水。一个面积30多平米、近一米高的浴池,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放满。要搁以往,老王早就拧开水阀、任凭几个大灯泡亮着,悠闲地端着茶杯聊天去了。等喝足聊够,不仅池子满、连地上也成了涝区。今天他是怎么了?电灯全关了,他端着茶杯坐在池子边上看着放水。待水放到离池沿10多公分高的时候,麻利地关上了水阀。
我冲他喊:“还没满呢!”老王答:“正好,正好。要知道,少放这几指高的水,还能省不少气,我是在低碳呢。”听他说起“低碳”的字眼,笔者很感惊奇。“你也知道‘低碳’?能给我讲讲是什么意思吗?”老王嘿嘿地笑着:“不懂。我是搁电视里学的,不就是节水、节电吗?省水省电省气不就低碳了吗?”明白了:原来老王的“低碳”就是一个“省”字。
其实,老王的“小气”和“大方”是出了名的。他家住一楼,整天黑乎乎的,但他从不轻易打开那盏8瓦的节能灯,为了省电,宁可在黑暗中生活。用水也是省到了家,不仅“细水长流”,而且经常被邻居发现有“滴水”吃的嫌疑,一盆水总是“合理”地反复利用几回。伙计们都说他“你要在农村,不出三年,就能省出个‘大老犍’,准是个地主。”他也就是脸一红了之。而在公家的浴室放水上,伙计们又最喜欢他。为啥?只要他当班,绝对是“水漫金山”,一个人下池,清水都要漫出不少,有时几个胖子一起蹲下去,半池子水就没了。为此,车间干部常对他发 “火”。主任吼,再浪费,你等着下岗吧!
去年开始,车间为澡堂子下达了“节水节电,责任承包”的硬指标。从此,这个对公“大手大脚”,对私“蹑手蹑脚”的老师傅也不得不自觉地成了“低碳一族”。他说:“我们三个班三个服务员,两个师傅平常注意节约,可他们节约的又都被我浪费掉了。为了不下岗,我也成了车站第一‘抠’。”“不会吧?”我笑道。“真的。”王师傅一本正经:“有的职工喜欢在洗淋浴时,边打肥皂边拉呱,任凭热水在一个劲地空流。从前我从不问,又不花我的钱。现在责任承包了,花的就是自己的钱,我能不心疼吗?就跑过去给关掉,没好气地批评,‘你把水白白地放完了,别人还洗吗’?为了防止淋浴的浪费,我尽量把热水拧小,看你们还糟践不?有时看到浴室里人少时,我就只留一盏灯,剩下的都随手关掉。弄得伙计们老拿眼瞪我,其实不知他们背地里怎么骂我呢。”我问:“你们这样省,算没算过,每个月能为单位省下多少水和电?”老王胡撸一下头皮:“听车间主任说,水池沿留出10公分,至少能省3~4立方水,少用半方气。我们几个都‘低碳’一年多了,省了多少,我不会算,反正觉得车间领导对我们的脸色阴转晴了。”
笔者感悟: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很多职工对所谓“低碳”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叫“低碳”。但是,一提到“节约”二字,他们就马上明白了:原来“节能”就是“低碳”。咱能做到呀!就像老王师傅那样,只要国家有号召,责任到人到岗,他们在执行上级精神的过程中,就如石磨砸碾子——实打实,从来不打折扣。面对这些淳朴的工人,亟需的就是企业的积极宣传和正确引导。只有道理讲明了,他们都会以实际行动去迅速改变、去千方百计地为企业省下每一度电、一方气、一滴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