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76|回复: 1

“无人码头”牛在哪(行业广角)  本报记者 刘志强

发表于 2017-12-18 16:3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无人码头”牛在哪(行业广角)
本报记者 刘志强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8日   19 版)

  青岛港、厦门港、上海洋山港……今年以来,被称作“无人码头”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陆续在我国一些港口落成并投入使用。日前,投入运营仅7个月的青岛港还以39.6自然箱/小时的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创下了全球同行业新纪录,且全面超越了人工码头。无人码头到底牛在哪儿?让我们去黄海之滨一探究竟。
  “你看,以前桥吊司机要爬上高空中的操作室去作业,夏天酷暑、冬天极寒,十分辛苦。”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张连钢说,在传统码头,2个泊位需要60多名工人;现在,只需9名操控员远远地坐在中控室里,就能看着屏幕、摆弄手柄轻松完成作业,码头上几乎看不到人。
  自动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升效率。码头边,4号桥吊正为一艘货轮卸货。记者掏出手表计时,从桥吊准确地“抓”住货轮上的集装箱,到将其稳稳地移送至转运平台,只用了不到两分钟。
  除了效率高、速度快,无人码头的货运质量也更好。“有时集装箱离地面还有半米,50米外的桥吊司机就可能‘哐当’一下把它放下。而自动化码头给‘抓手’安上了感应器,能够零冲击、无声响地操作,确保货物零损伤。”张连钢表示,人的能力毕竟是有局限的,身体状态、操作实效也会有起伏,“自动化码头则完全不需担心这些。”
  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装卸这一个动作上,而是覆盖了自动化码头运输的全流程。在青岛港自主设计的“大脑系统”控制下,船舶靠泊前,码头操作系统就能根据信息生成作业计划并下达指令,船舶一靠岸,就能开始装卸。桥吊把集装箱吊到转运平台上,机器人自动拆锁垫。随后,门架小车把集装箱吊运到自动导引车后,再由其将集装箱送至指定位置。最后,轨道吊把集装箱精准地吊送到堆场。
  在竞争趋于激烈的今天,自动化码头已成关系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器”。“别人都知道青岛港是物流强港,能建大码头、能创高效率,但我们还必须成为科技强港,建成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在全球港口顶尖领域创造奇迹。”青岛港集团董事长郑明辉说。
  “每个港口特点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张连钢表示,只有港口企业自身才最了解业务流程与操作,为此只能自力更生、攻克一道道难题。过去3年间,他们完成了常规需要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65%,还获得了近20项专利,研发了全自动岸边无人理货、全自动空箱查验等关键共性技术。
  截至目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共运营14条航线,作业船舶270多艘次,吞吐量突破35万标箱,月平均效率达到了每小时35自然箱。“以前咱们常去国外学习经验,现在,我们的自动化码头技术实现了超越、做到了世界先进,国外过来的考察团一拨接着一拨。”张连钢自豪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21:55:01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