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低碳经济”就是“多节能,少消耗”, 随着上海“世博”和北京“奥运”掀起的“绿色、环保”风暴,再加上近期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的电视、报纸对“低碳经济”要求的大力宣传,员工们得到了这一直接感知,于是,“低碳作业”和“低碳生活”等“低碳观念”渐入班组。所以有——
班组拿“低碳”喂招
杨建
“低碳作业”节支创效
6月2日,该公司矿山机械厂矿修车间支架大修班钳工肖良兴、王耀林等,正在精心修复液压支架推溜千斤顶活塞杆,该工件的修复为啥和“低碳经济”挂上钩呢?
原来该班组近期拆卸下ZZY液压支架推溜千斤顶活塞杆116件,该工件要求耐腐蚀强度高,可却有91件上的耐腐蚀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按照传统工艺,退镀后再上磨床加工,最后是精镀,这三道加工工序下来,不但要消耗许多的电能,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班里将付出高额的加工成本,有员工说:“这三板斧砍下来,大修成本那还不吓死王三的妈!”。
可怕的是,成本超标了,工资就没了,因为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如果成本超标,将提不回班组员工的承包工资,这是个硬指标,也是“低碳作业”的助长剂。
为此,该班开了“诸葛亮”会,员工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其中,高级钳工严伟、陈思学,高级焊工刘继军等,研究出一个新招:“对损坏处进行焊补,再用锉刀手工修复复原”。
于是,焊工细心焊好,钳工再精致修复,这一招还真灵,修复出的活塞杆经质检员检测,达到合格品的技术要求,91件修复完好后,可节约大修成本10万元左右,并且极具推广价值。
可见,“低碳经济”催生“低碳作业”, “低碳作业”不但让一些高消耗的老工艺寿终正寝!而且让新工艺如春笋破土而出。
“低碳生活”:钳工杨罡过“低碳生日”
该车间采机大修班钳工杨罡,5月30日是休息日,正巧是他49岁的生日,杨罡是男性员工、工龄有30年,因是土生土长的松藻人,亲戚朋友就多,况且徒弟也多。
“男办九、女办十”,不知何人定的本地风俗,逢九就要大办一场,于是工友和徒弟都笑着说:“杨师傅,生日在星期天,要把生期酒办起,要来喝喜酒儿”,杨罡也笑呵呵地答:“我不办酒席,要过就要过‘低碳生日’”,虽然还有人要他办生日宴,可他就是不改口:“要过‘低碳生日’啊!”。
于是,杨罡的生日就和亲人一起就过了,这就是他所说的“低碳生日”。
笔者知道这件事后,采访杨罡时,他说出了以下对过“低碳生日”的看法:感谢公司不断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使我找到一个推脱办生日的有力借口,办生日酒宴太麻烦了,又劳神,又费钱,少去消费,也是为“低碳经济”出份力,就算时尚一回吧!
所以:“低碳生活”的宣传和推行,“低碳生日”破除旧风俗,引领班组新时尚。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班组员工已经看穿“低碳”的本质,它就是披着新衣的老命题“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班组员工出招迎接“低碳”风暴的同时,却能强班、强企、乃至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