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回复: 0

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的“分身术” 本报记者 乔文心 本报通讯员 王 侃

发表于 2017-12-19 20:28: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图为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 王 侃 摄

听古丽米热·阿布力孜法官解读她心中的司法为民
  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的手机响个不停。微信群里,几位法官助理正在轮番呼叫这位能用维汉双语起草裁判文书的全国模范法官。从三楼到五楼,古丽米热在几个审判庭之间穿梭,指导案件。
  这是一位对时间控制近乎偏执的法官,令人怀疑她脑内是否转动着精密的时钟。对于每一个案件的排期她都心中有数,对案件的标的额也都能脱口而出。
  自从今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探索建立案件审理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改革以来,以古丽米热·阿布力孜为审判员的审判小组负责民一庭和少年庭的双语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据古丽米热介绍,大部分民事纠纷案件都在这个审判小组被消化掉了,小组成立以来收案300多起,目前已办结260多件,移送其他业务庭的只有十几件。
  12月12日上午,古丽米热开了两个庭,一起家庭财产纠纷,初步调解后达成协议;一起保险合同纠纷,也是当庭完成调解,部分费用当庭给付完毕。
  “古丽法官办案经验丰富、技巧娴熟,在宣传法律、说服教育当事人方面也很有耐心,多次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调解率很高。”这是同事对古丽米热的评价。
  中午回到家后,给母亲做饭,安排母亲吃药打针也是古丽米热必做的功课。此前由于没有按时服药,古丽米热的母亲因为脑梗两次住进ICU病房并引发多种并发症,一直与母亲同住的古丽米热十分自责,尽管工作繁忙,她也一定要一天三次看着母亲吃药打针。
  “我现在都成了半个医生。”古丽米热熟练地为母亲注射胰岛素后对记者说,“妈妈现在各项指标都正常多了,我也能安心工作了。”
  下午一上班,古丽米热就驱车赶到第一看守所完成对一起刑事案件的送达。今年2月,她还是少年庭的副庭长,部分案件仍需她来进行收尾工作。
  虽然多次调动工作庭室,但无论组织把她安排到哪个部门,她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撑起一行。“职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不变,工作条件变,秉公执法的意识永不变。”这是古丽米热的工作格言。
  “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人民群众眼里,人民法院就是代表党和政府伸张正义的机关,法院每一次判决和法院干警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古丽米热告诉记者,在处理民事纠纷中要最大可能引导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力争做到案结事了;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要严把证据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回到法院,古丽米热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气连开两个庭,均当庭完成调解。下午6点,古丽米热整理新收的12个案件,给审判组的成员分案后,又修改了一份少年庭的信访材料,为下周的信访听证会做准备。
  “今天是我这段时间最清闲的一天啦。”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告诉记者,上个周末,她连开七八个庭,一直没有休息。双语案件不断增多,压力倍增的古丽米热也在培养双语法官新人,“现在我的两个‘徒弟’,法官助理伊玛木和伊尔扎提,基本都能用维汉双语起草判决书了。”
  下班后,古丽米热驱车赶往“亲戚”邱连项家里,在自治区党委开展的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中,她与邱连项结成“亲戚”,多次邀请他们去自己家做客。
  从“亲戚”家出来时已是深夜,母亲出院后仍需照顾,古丽米热匆匆回家和姨妈“换班”。“都说我有‘分身术’,其实只不过是比别人更能抓紧时间。”古丽米热说,“公平正义意义非凡,是永远耽搁不起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