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38|回复: 1

给孩子们一个撒欢儿的童年(辣评)

发表于 2017-12-21 05:42: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给孩子们一个撒欢儿的童年(辣评)
2017-12-21 00:00
君 然
  前几年,一些学校为避免学生在公共场所发生意外,索性取消了集体郊游的做法,曾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有人说,孩子们从小失去了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还谈何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而如今,又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现象是,一些小学为了防止低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索性取消了低年级学生的课间活动,规定课间除了上厕所,学生只能在教室内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还未摆脱幼儿时期的稚气,对外界更是有莫大的好奇心。在更大、更开阔的空间活动,对孩子来说不仅是玩儿,更是主动触摸和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与一草一木的接触,与同学之间的嬉戏,孩子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感观建立起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进而完善对自我的认知。而从早上八点走进校园,到下午四点离开学校,如此长的时间,孩子们的活动被限制在教室狭小的空间,其成长的空间无疑也被人为缩小了很多,成长的触角也失去了许多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普遍的感受是,现在的孩子里,小胖子越来越多了,戴眼镜的也越来越多了。是现在的孩子天生体质就越来越弱了?显然不是。人们曾经用“温室里的花朵”来形容娇生惯养的孩子,而如今,这些被囿于教室的孩子,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温室花朵。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用眼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为了在课间让孩子们“老老实实”,甚至索性打开教室里的电视让孩子看动画片。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运动能力越来越弱了,视力也自然越来越差了。
  固然,这些学校之所以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低年级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初衷是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磕了碰了。但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只能用这样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吗?正值成长阶段的孩子,除了人身安全之外,在社会认知、心理建设等方面的搭建,又该通过何种方式来科学地解决?这些也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孩子都渴望一个撒欢儿的童年。撒欢儿本身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是人生健康与快乐的源头。课间,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他们才能学会拥抱社会和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22:05:05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