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受到众多班组员工推崇,让我们走近煤矿普通员工,与他们一起——
共话低碳生活
罗喜林 今年以来,“低碳”一词在全国范围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的热门话题,低碳之风一时席卷全国。但是,在煤矿企业的班组员工对此知道多少,又是如何做的呢?6月2日,笔者带着疑问来到重庆能源松藻公司石壕煤矿采访了几位煤矿工人。
“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认为要做到低碳生活就必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节约的意识,有减少污染的意识,自觉响应各种低碳行为。”石壕煤矿安瓦队安瓦二班员工李开华对低碳生活有着很好的认识。
作为一名安瓦员,李开华每班在井下要走10多公里路,时常能看到工人扔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纸屑等垃圾,他都把他检起来放在一个地方,下班时就带出井。而且李开华从不乱丢垃圾、下井也是带上军用水壶自备茶水、洗澡打肥皂都把水关掉……只要能够意识到的地方,李开华总是自觉的做到低碳,并且快乐的做到低碳。
由此看出,低碳不是能力,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良好态度。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态度,就能做到低碳生活。
“低碳”需要科学践行
“低碳并不意味着刻意节俭,放弃基本原则。只要从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快乐生活。”说起低碳生活,石壕煤矿采煤一队电钳班班长张维波颇有心得。
工作中遇到一些坏了的零件,原来张维波都是扔掉,现在,他总是利用工余时间把零件修好,但是遇到不能保证安全系数的零件,他也坚决不用,而是送到队里的材料库房,看是否有其他利用价值。张维波还在对设备加油的工作中摸索出自己的技巧,既能避免抛洒材料,又能保证机器的维护。
张维波靠着自己的科学低碳,节约了班组材料费用,也保证了今年以来全队实现零事故。如果他一味追求节俭,而放弃基本的工作原则,后果会如何?我们不想而知。
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
“要做到低碳生活就必须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让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一种习惯。”石壕煤矿机电队电工班员工张基钱把日常习惯看做实现低碳生活重要基础。
工作中,随手关灯、关电器、拔插头……;生活中,去超市购物都带着自家的购物袋、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每张纸都双面打印、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水杯……等等行为都是张基钱随时能自觉做到的,这已成为张基钱的一种良好习惯,而并不需要刻意去做。
一直以来,张基钱坚持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他认为低碳生活既可以减少浪费,也可以节省开支,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健康。如今,他已养成了一种低碳习惯,成为了煤矿里的“低碳一族”。
笔者感悟:低碳是环保的生活方式、经济的生存方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实现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态度,依照科学的方式践行低碳,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都可以大量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都可以成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低碳一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