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2

筑巢引凤,关键看才(新语)

发表于 2017-12-22 09:09: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筑巢引凤,关键看才(新语)
2017-12-22 00:00
赵永新
  最近,广东省的一项引才计划令人眼前一亮: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5年内斥资63亿元,从拓宽培养途径、加大引进力度、推进顺畅流动、搭建发展平台等五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着力破解制约青年人才创新发展的问题,加快培养、集聚一大批优秀拔尖青年人才。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想方设法揽才,但像广东省这样专门向青年拔尖人才伸出橄榄枝的,还不多见。大多数引才计划都把重点聚焦到名头响亮的“顶尖人才”上:诺奖得主、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两院院士、“杰青”“长江”……开出的条件也很丰厚。
  不惜重金吸引人才,初衷无疑是好的,但若只盯着名头和光环,实际效果恐怕难尽如人意。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前沿技术开发,都是复杂艰苦的高智力劳动,既需要活跃的大脑思维,也离不开充沛的体力。特别是今天,知识更新之快、技术迭代之迅,真可谓“一日千里”,青年才俊们更容易在创新创业上如鱼得水。放眼国内外,众多青年人才在前沿科技领域独领风骚:创办脸书的扎克伯格,推出火箭回收技术的马斯克,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主要发明人张锋,在膜蛋白结构和代数几何领域取得佳绩的颜宁、许晨阳,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研制出智能芯片的陈云霁、陈天石兄弟……而满头银发的人才们或许会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如两院院士王选生前所说:我38岁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筑巢引凤的关键是才干,是希望借助人才创新力量,推动地区更好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的做法很明智。刚毕业的博士和刚出站的博士后,年龄大多在25岁—45岁之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体力充沛、雄心勃勃,正是创新创业的黄金年龄,“给点阳光就灿烂”。如果各项政策能落实到位,相信只要假以时日,这些引进的博士、博士后就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0:15:49 | 查看全部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11:46:26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