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1

培养有灵魂的现代工匠

发表于 2017-12-22 16:44: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7年12月22日 返回
培养有灵魂的现代工匠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本报通讯员 李楠
听新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 图片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落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图片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文博会分会场作画 图片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深圳国际马拉松赛 图片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行动,通过成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专题学习、报告会、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高职院校,正朝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力迈进。


搭建高端平台   研究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十九大刚刚闭幕,坐落在南海之滨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迅速行动起来。11月10日,在学院会议室里,深圳高校首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宣告成立。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深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为中心揭牌。这个致力于打造国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高地、推动深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建设、向世界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平台,正是学校深入贯彻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作为一所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特区高校,成立该中心是时代赋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光荣使命。”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充满信心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的成立,就是以研究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深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成果走向全国并走向世界为己任,同时为全国职业院校研究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搭建平台。”陈秋明表示。


    据了解,为支持中心建设,学院每年将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作为运行经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一直积极探索在全国1.3万余所中职学校和1300余所高职院校中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途径和规律,助力职业院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心的成立,无疑将极大推动全国万余所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落实与提升。


开展多元活动 让十九大精神根植师生内心


    11月6日下午,刚听完十九大报告专题讲座的电信学院分团委副书记、15级物联网专业学生陈颂一路小跑回到办公室。他要将讲座中的内容赶快传递给分团委的小伙伴们:“加强科教兴国力度是离我很近的话题,完善农村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才能让学生有学可上、有本领可掌握。在学院的三年,我深刻感受到这种制度带来的温暖。”


    10月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7名教授专家,开设《学习新思想,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等19门课程,供全校各学院自选学习。专家通过要点解读、分组研讨、集中答疑等形式,面对面辅导大家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九大精神,深受师生好评。汪婧副教授是讲师团代表之一。她介绍,十九大一闭幕,学院就开展了十九大精神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研讨教学的重难点和十九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途径,努力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师生心中。


    人文学院成立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会”,几天内吸纳了60余名会员。他们通过微信群、读书会等多种途径分享马列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方式我很喜欢,拿起手机就能和大家探讨先进思想,对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有裨益。”人文学院钟木娟同学兴奋地说。


    此外,学校还举办了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专题党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团日、“分团委书记上团课”等活动。在形式新颖、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师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十九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厚植工匠文化 以十九大精神引领职教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中国职业教育、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发展坚定了信心。


    陈秋明指出,高职教育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推动工匠精神在育人各个环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学院强化立德树人,全面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既培养教师的“匠师之道”,又让学生在技能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学校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面向学生开设了“物理之美欣赏”“科技改变世界”“生活中的经济学”等近30门通识课程。“这些通识课程帮助我们对科技、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思考。”刚上完两门课程的机电学院2016级学生孔舒琪对此深有感触。


    学校还开设了“专业+行业”文化课程,开发了IT文化、机械制造文化、酒店文化等10余门课程。“专业文化课程不但加强了专业文化教育,推进了产教深度融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挂牌成立“南粤工匠”工作室,并与中兴、华为深度合作,推进工业文明进校园、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为复合式高素质技能人才。


    陈秋明表示,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正乘风破浪、逐步崛起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教育学校。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本报通讯员 李楠)


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7:18: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