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顶层设计上保证激励制度的公平合理
“考试专业户”得名得利,“实践型”职工失落消沉,煤矿职工王军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一个单位存在,也不仅仅在煤矿部门存在,在不少单位尤其是国企性质的制造型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从顶层设计上保证激励制度的公平合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过去一些一线工人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在技师聘任、职位竞聘等各种理论考试中难以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在设置竞聘等条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从而出现了理论考试成绩好的占光,而实际操作技能再好,也能以真正胜出。
因此,面对这种现状,在需要一线工人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工人需要加大理论知识补课的同时,也需要企业在制度激励制度时,能够适当考虑理论考试与实作考试的权重合理适当,既保证理论上有基础,又保证实践中会干能干干好,而不是一味以理论考试定胜负。尤其在竞聘管理岗位和领导岗位时,更应该在德、能、勤、绩上通盘考虑,综合评价,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实际贡献来作出科学合理合情的评价,以消除“考试专业户”得名得利,“实践型”职工失落消沉的不合理现象。更何况企业的真正实绩是通过工人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效率效益的提升来实现的,动手能力要远远比考试能力重要。不能单单为了企业在外获得奖牌,让企业提高知名度,而一味向考试专业户倾斜。
只有保证激励制度公平公正合理,才能促进职工人人心情欢畅的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不然,企业空有一个虚名,也是短视行为,也是没有多少生命力的。(曹建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