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9

[转贴] 曾经的挂历

发表于 2017-12-24 22:0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江汉油田  赵宗华

    又到了岁末年初,母亲早早地就把墙上的挂历换新了。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在单位里上班的人都会拿一本挂历回家,那上面漂亮的图案为新年增添了几分年味,挂挂历甚至成为一种“年俗”,暗示春节将至的序曲。

    如今,挂历有些落寞,年轻人装修时尚的小家没了它容身之地,但它依然是老一辈人家墙上的风景。

    在老家,村里人称挂历为“皇历”,年底赶集总会捎上一本。“皇历”上有二十四节气,封面永远是春牛图。春牛,头是青色,腹部黄色,蹄子橙色,取意春天雨水多,冬天雨水少。老人看着就喜欢:“今年收成一定好!”

    民国期间,挂历的前身月份牌开始流行,封面通常是简单的美人画:弹琵琶的美女,琵琶半掩,红唇白齿,巧笑倩兮。月份牌每天撕掉一张,提醒人们: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挂历开始流行。那些年,拜访亲友送挂历成了时尚,年底父母的单位也发挂历,下班时人人肋下夹着报纸包着的铜版纸筒,走出大门,一群一群。

    父亲到回家,赶紧在墙上订个钉子,挂上挂历,在那时简陋的房间里,挂历带来一抹节日的亮色,然后母亲翻开挂历指着除夕的日期说:“看,没两个月,春节就要到喽。”

    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挂历由于纸质厚实,画面精美,成了包书皮的最佳材质。每到开学之初,孩子们都要拿出新书比比看谁的书皮包的最好看。更有手巧的姑娘用挂历纸和曲别针做成珠帘。

    每个月,母亲都会翻着挂历安排每周计划,日子过得踏实,忙而不乱。母亲还习惯于在挂历上标记些生活细枝末节,提醒自己哪天该给家人庆生,哪天该参加老友的聚会,哪天该去收获地里种的红薯。后来,菜价、水电费等,统统被母亲写在挂历上。年底取下挂历,翻看,那就是一部生活简史。

    挂历,墙上的风景,岁月的记录,生活的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08:00:0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08:00:13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08:00:23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8:39:26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8:40:15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给力!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8:41:14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8:42:05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7 06:12:11 | 查看全部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6:30:18 | 查看全部

回 8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