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回复: 1

【陋室观复】灰色的“己所不欲”

发表于 2017-12-25 15:47: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陋室观复】灰色的“己所不欲”

《工人日报》(2017年12月25日 06版)欧阳

分享到:
[/url][url=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7_12/25/GR0603.htm#]更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近时常听到有人用之来解读行为操守,这让我想到了歧义:如果把这句国人烂熟于心的说辞归为圣人之语的话,说是被引用最多的格言之一,应该没有异议吧?
实际上,这句话本身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现实生活中为数众多的人,无论是学问精深的庙堂博士,还是浅见的市井走卒,视之为座右铭的不在少数。问题是,表面上看起来,此一处世或行为准则般的智慧洞见,似乎经不起推敲,仔细想想,有时候反倒觉得更像是空洞的废话。
论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我以为就是宽容的另一种说法。然而,圣人圣言自身权威性的成立,在东方的文化遗脉中却不太有宽容的意味:圣祖箴言并非是像“原则”一样,而是习惯性地被敬奉为“原则”本身,由之,另外的不同想法自然不容易获得立足空间,哪怕是方寸之地——即使是在当下的语境中,通常的判识也多半如此。而且,“己所不欲”的宽容诉求往往是处于被动一边的声音,很多时候欲与不欲,往往取决于强势、威权群类的内心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遵循的规则。
换一个角度,另一种语境下的寓意可能要清晰一些。
世俗地梳理一下,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意的情形,如何会强加于人呢?比如您不喜欢抽烟,怎么会强迫他人抽烟呢?难不成喜欢抽二手烟?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是?
当然,这种阐述基本上属于我的曲解。通常的理解并非如此,而是诸如您不喜欢被人训斥,自己就不要训斥别人之类,只是置身等级差序格局的文化遗产中,这样的美好想法不太容易实现,就比如身居老大之位的家长,很多不喜欢阅读,对枯燥的文字更是多有厌恶的人,却热衷强迫孩子泛舟苦海,用乏味的书本将亲生的血缘门徒直接整成近视眼之后,决心依然,没有一丝放过的意思。
不过,这里面可能是另有意欲,那就是明目张胆的欲望:都想着更上层楼,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将来。延伸到职场,也是老战士对年轻人苦干奉献的期望诱惑。排除功名成就的旧习,就算高低贵贱职业、身份的认同是无可挑剔的自然景观,对施予者和被施予者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则是完全南辕北辙的感触,就家长、孩子之间而言,这句话应该是孩子最想说,但家长却最不爱听的话了。
再往歧路上走一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施加于他人么?客观说,这样的反向推演,逻辑地解析其实是不成立的,世事本来也确实不是非左即右。遗憾的是在时序延展中,昨天、今天的情形却多有支持此等极端判断的现实图景。
人们希望这个世界更好,定然是要用自己所欲去排斥杜绝那些恶俗陋习,倘若理智预期未能制度化的话——比如难以有效地干预公共场合的喧闹,比如无力消除那些天天给宠物洗澡却在外面留下和宠物粪便一样肮脏的心理印记之类,等等,但至少在心理层面应该是己所欲必须施加于人的。感性观之,这应该也没什么错不是吗?故而这种极端趋向另一极的理解似乎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有些诡异,无论是所欲、所不欲的施予和被施予,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似乎都是一个悖论。就拿我想象的宽容来说吧,本质上讲,宽容很可能就是对容不下“非我族类”等不宽容行为、理论的不宽容——就如对纳粹的零容忍。那么,宽容就是不宽容。
这显然有点乱了,宽容怎么就变成不宽容了?或许有人会因为这样的诡辩产生概念偷换的感觉,可我不认为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迁移。己所不欲也好,宽容也罢,语言、逻辑上的蕴含并未发生变化,之所以会有如此这般的背离冲突,是因为我们的话语脱离了具体的境域,如此就抽象的概念辨析应该是很难获得世俗语言意义的吧。
严格来说,施予人或是勿施予人可能都对,也可能都错,其中的症结不是类同行为的宽容与否,而是立基于后面的立场,是不同话语后面是否有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理念)……想到人们总是依据分化的利益基础来陈述“己所不欲”的道理,对是不是持有共同的价值准则多少还是有点疑问吧。
反过来,如果有共同的价值标尺,所欲、所不欲焉能成为行为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6:33:49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