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监督员要“聘”更要“用”
浙江开化  廖卫芳
近日,笔者碰到一位朋友,他今年初被某单位聘请为行风监督员,但一年快过去了,他竟一次也没参加过所谓的“行风监督”。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行风监督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成了摆设。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政部门特别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服务窗口部门,每年都要聘请行风监督员,以督促干部队伍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应该说,聘请行风监督员的做法值得肯定,群众也欢迎。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行风监督员却成了“盆景”。有些单位只在聘任时组织开个会,发本聘书就算完事;有的把“行风监督员”当挡箭牌,应付上级检查,平时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
聘请行风监督员的目的,是加强对行风的监督和评议,使行风政风得到根本好转。但倘若将其当摆设,不仅不能起到督促作用,反而会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
聘了就要用。相关单位既然聘请了行风监督员,就应该认真对待,好好利用。否则,成了摆设,不如不聘。
述职不能全述绩
山东济南  马洪利
每到年底,党员干部都要述职,亮一亮各自的“实底儿”,取长补短,接受评议,这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不少述职报告会议却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热衷“唱赞歌”,把述职变成了述绩。稿子通篇功绩,无一丝缺点,述职人讲起成绩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而对缺点和不足却遮遮掩掩,或轻描淡写,或闭口不谈。谈到“工作计划”,不少人提的计划既大又空,“文不惊人死不休”,至于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则不在考虑之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述职者工作上不可能无丝毫不足之处,述职时应面对现实,正视自我,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总结工作成果,更应从提升、改进的角度,谈问题和不足,认真审视和检查过去的工作和作风情况,以求完善,也供他人借鉴参考。如果述职时只追求好听、好看,将成绩“最大化”,就失去了述职的根本意义和效果。
深化作风建设,必须盯紧“四风”问题新“变种”,持续不断地改,方能久久为功。述职报告也要简洁、求实,不说空话。这样的述职,让听者信服,对于自身也才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