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00|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金牌蓝领胡耀华

发表于 2010-6-3 11:37: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浙江日报

  “我是一只蜗牛,一直在爬,也许不可能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努力爬,不管成功与否,足以令自己的生命感动。”

  这是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机械修理工胡耀华,在不久前一次公司大会上表达的心声。

  这名42岁的汉子,不会说华丽的词藻。从一名高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成为宁波港机械维修的业务主管,胡耀华用他21年的工作经历,演绎了当代工人的不凡历程。最近,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越艰苦,越磨练人

  1989年5月,21岁的胡耀华怀着对人生的美好向往,来到宁波港务局镇海港埠分公司,成了一名码头工人。

  上班报到第一天,看到车间里师傅们一身油、一身汗辛苦工作的景象,胡耀华迷惘了:“难道这就是我以后每天要做的工作吗?”现在回想起来,胡耀华说,他特别感谢当时的老班长,是他的那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人”,让自己铁了心要干出一番成绩。

  无论是10年的普通维修工,还是11年的大班长兼调度、技术员,胡耀华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喊过一次苦。

  维修岗位具有特殊性,半夜三更突击抢修习以为常。因此,胡耀华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对我来说,双休日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多年来,胡耀华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年休假。甚至在儿子出生两个月、妻子生病住院时,他还是坚守岗位。

  维修班的3个承诺

  熟悉胡耀华的人,都说他像颗钉子,不仅喜欢跟自己铆劲,还喜欢和困难铆劲。

  7年前,一台从日本进口的16吨铲车发生故障,公司专门请来一名日本技术人员折腾了1个多小时,结果只是传感器损坏这个小毛病。这事对胡耀华触动很大:“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自己不能解决?”

  为了争口气,他带领班组成员努力钻研技术,克服难题,4年后主动向公司提出“进口车辆大修不出门”、“现场抢修15分钟到位”、“24小时现场服务”3个承诺。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公司还真没有一台流动机械设备因为技术问题而外修,也没有发生一次因维修和服务不到位而影响生产的事件。

  爱铆劲的性格,给胡耀华带来了技术上的超越。2008年8月,公司机械队一台牵引车发生异常,检查发现是汽缸盖出现一条深0.4毫米的小沟槽。按常规,只要更换一只价格为1.1万元的进口汽缸盖就能解决问题。但胡耀华决定自己试试,他大胆试用价格才6元的铸铁焊条堆焊并大获成功。

  荣誉属于集体

  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胡耀华,没有满足于个人的成功,虽然他先后获得宁波港第一位“宁波市首席工人”、第一个“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他常说,荣誉属于集体,自己的追求在于“带出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攻关、能战斗的队伍”。

  当班组长后,胡耀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编书讲课,尽己所能向同事传授专业知识和维修技术。

  “这是新时代工人应有的品质。”2006年开始,胡耀华每年都为公司5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讲课;2007年和2008年,他制订实施“111”培训计划,一年时间里,每星期利用一小时时间讲理论授经验,系统培训年轻工人。

  2008年,成为宁波市技师协会机械维修技术攻关队队长后,胡耀华带领5名队员,放弃双休日,主动为企业解技术难题。“忙的时候,两天要跑13家单位,很辛苦”,但他们的辛勤付出,为宁波10多家中小企业带来技术、产品和工艺的升级创新,胡耀华又觉得很值。他说:“回报社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