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回复: 2

[转贴] 生活与留白

发表于 2017-12-27 17:34: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  司徒锦波

    最近对杜工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尤为喜爱。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言诗歌写景分有人之景与无人之景,这两句可谓将无人之景写到极致,韵味深长,耐人寻思。

    小时候背诵诗文,往往是死记硬背,只为敷衍考试,对一首诗更进一步的感受,通常也止步于“初读此诗顺溜有趣,背诵全文亦非难事。”如此一来,当然没有体会到《绝句》中“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天涯羁旅、背井离乡强烈而鲜明的乡愁与孤寂,更没有捕捉到作为颈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平凡朴实里稍纵即逝的韵味。到如今,年岁愈长,经历越丰,对这平白的写景之句感慨便愈深。

    中国美术素来有留白之法,所谓留白便是一处空白,是一方想象的空间,是一隅美的角落。文章亦有白描之技,化繁为简,凝练语句,通过寥寥几笔几划,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模糊不清,近看粗糙,远看传神,不为精细,只修风骨。初读“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时,只觉得工整对仗,画面感强烈。而此刻仔细回味,仿佛立足于江边一亭子,看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飞鸟掠过,惊起一圈涟漪,江心小舟无风摇曳;抬头远眺,春意正浓,山色滴翠,山中几点起伏潜隐的红色,无疑是最热烈的焰火。从诗外到诗里,从静止的一帧画面到声色俱全的动态之景,这句诗是一幅留白的风景画,而我从那一角的留白处,进入这春色盎然的江山里。

    如同美术需要留白,诗文需要白描,我们的生活同样需要一点空白,留一处美的遐思。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需要奔跑才跟得上,在全速奔走的压力之下,在趋名逐利之风日盛的年日里,人难免变得日渐焦虑。人一旦焦虑,便恨不得把工作与行程填满小小的日历,可日历的边框就那么大,一天也只有一次日升月落,若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安排生活,日子就会变成充实却枯燥无趣了。没有留白,没有想象,没有不确定性,如同工厂里的机械一般日复一日地运作,日子怎么过的舒心?

    给生活一点留白,并不意味着腾出时间来无所事事,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人生苦短,若一味埋头伏案工作,或者深陷于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只会惶惶终日,疲惫不堪。生活当然需要柴米油盐,但也必须留一点时间与空间给清风明月,做一些与账单数字无关的事情,这当然不是巍巍然高处不胜寒的触不可及,更不是餐风饮露非梧桐不栖的不食人间烟火。生活虽然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但从来都兼容一点不切实际的诗和远方。

    或是天色青茫的清晨,空气还残余一丝夜的凉意,起个大早,与几个知己好友相约到山顶看日出,当晨曦初现,照亮万里河山之时,心中应如朝霞般明媚吧;又或是初春细雨微风时,门外草长莺飞、花木抽枝,不妨撑伞行走在这无边柔情万种的春风春雨里,人也会变得如鸟雀般轻盈吧;或逢新雪初霁,华灯初上,与伴侣行走在月色之下,含情脉脉地吟诵一首余光中的《绝色》,那该多诗情画意,恐怕连枝头上的积雪都簌簌动容吧。每个人都是梦想家,给生活一点留白,生活将更富有情趣。

    正如诗歌里所描绘的鸟白花红需要渐绿的江水与渐青的春山的烘托渲染,所以在平日忙碌的生活里,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留白自己一点时间与空间, 放飞心中的诗与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9 06:56:41 | 查看全部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20:03:00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