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 15:13:21
|
查看全部
2、加薪效果
凡是做事就要考虑到做了此事的效果如何,因为光考虑计划预期效果,无异于是掩耳盗铃。上策的做法是,在开始计划时候就考虑的结果的效果和意外的风险预防。
1.1 员工预期:满意、没感觉、失望
两种情况,如果公司提前预想到,却还掩耳盗铃,那可以说是天下最滑稽最可悲的事了,那就是:
已经知道给大家的会很失望或者没感觉,还要去做,甚至还要沾沾自喜,标榜为公司是以人为本,跟员工共同成长,共享发展利益。
严重点说,这是饮鸩止渴,渴解决不了,还会毒死自己。
因为,加与不加员工都是不满意或者失望,不花这些钱,至少公司的成本还不增加,还可以用作他用。
所以:加薪一定要知道员工的预期幅度是多少,这个看开篇吧,不在赘述!
1.2 公司预期:被动跟踪、员工满意、制度使然
如果都按照员工的预期是不是公司的成本就无法控制了,这样满足了员工,公司却因为巨大成本给压垮了。
答案:非也!
前面讲了一个案例,也说了这么多了。外部给我们的参考数据是全员作为基数核算的。而实际上,我们是不可能同时给每一个员工加薪,至少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是少数的公司,大多数的公司是不现实的,同意吗?
如果同意,那么这里就有道道了。
用全员做基数核算的加薪额度,给部分人员加薪,既控制了成本,又考虑了员工的加薪预期,是不是更明智呢?
1.3 让哪些人满意?
如果前面的大家都无异议,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加薪的重点人员了,也就是我们要让那些人首先满意,同时更能有理有理有据说服其他人呢?
一个高明的公司管理,无论规模大小,确定这个重点,是不难的,也许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表而已,但是,如果既然知道却不敢做,那么无异于有病在身,却又穿件漂亮的衣服说自己身健如牛,等着慢慢死去。
其实,答案上面已经说了。
3、风险应对
1.1 加薪高却不满意
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享受清新的时候,小虫和灰尘也难免飞进来,被吸入进来。如果我们知道了优先让谁们满意,那么,我们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直接说吧:10%以内的人接受了,但出现意外了,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这个很正常,毕竟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有风险管理一说,也有风险金一说,对不?如果幅度很大,那就别怪大家了,是公司让大家失望了,面壁的应该是我们管理了。
原因只有两个了:
要么没有搞明白你要让满意的人的内心期望,当然是合理的,要么,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你应该懂了吧?
1.2 加薪低,更招吐槽
用我们老家的话讲叫:割下JJ上供祭祀,自己疼的要死,还得罪的上苍!
理由上面说了,不再赘述!
1.3 同时看新机会
老实说,这样的员工,我们应该很大度地放他们走,因为我们已经不在一个调调上了。
二、员工的考虑与做法
1、员工预期
1.1 高薪人预期
有能耐且做出明显贡献的人,如果公司连期望什么也不知道,那说明什么呢?
说明管理只是个摆设而已。
有句话叫:晴天不留人,雨天留!
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人都按照我们预设的和我们一起走,一直走下去。
但是如果他们去了又想回来,我们是否应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因为
大度的格局才是无形的魅力!
1.2 普通薪预期
民以食为天,这些人就是民,哪里给他们饭吃,好饭吃,他们就崇拜谁,支持谁。
道理就这么简单。
大家满意的逻辑如下:
要么每次给我好饭吃,这个有点难,那就:
给他们希望,隔一段时间,给他们好饭吃。
怎么找到这些好饭,那是公司管理的事,别和他们说困难,既无聊又彰显管理的SX。
聪明的管理们:行动起来吧。
1.3 特殊人预期
所谓特殊人,要么眼高手低,要么奇异怪才,到底是哪一种,还是需要你的眼睛
既然是特殊人,他们能看上你的就不是那么点小小的加薪恩惠,懂了这个道理,接下来是不是就小case了。
2、结果应对
1.1 很失望,同时看新机会
道理刚才都讲了,再多说一句:堵不如疏,让大家出去试试,欢迎再回来。
没有废话了!
1.2 感觉一般,无所谓
如果上面我们都做到了,还得到如此的效果,那么记住这四个字:贪得无厌,或者记住这四个字:眼高手低。
然后,该调整就调整吧。
如果我们没做到上面的那些,那么调整自己的策略吧。请记住:民以食为天!
1.3 满意,工作动力提升
大家都期望如此,但不要过度奢望如此,否则管理就太简单了,那也就没有管理的魅力所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