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再次炙“烤”着莘莘学子,让考前的学子日以继夜的学习,徜徉在题海中。因为高考已经被人神化了,一次考试之所以被人奉为神台,关键在于‘以高考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高考制度――高考分数即命运。要改变高考‘独木桥’现状,必须着重在高考制度上下功夫,让“以人为本”取代“以考为本”,建立起人性化,实用性的高考制度。
毕竟分数并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只会僵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个性,只有多角度的看待学生,以欣赏的视角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培养,那样行行出状元,人人成才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吗?
高考从“以考为本”过渡到“以人为本”为何那么艰难,“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实用性高考为何在百姓千呼万唤中依旧如高墙中的大家闺秀含羞遮面,不肯出来。那是因为人们将高考神化了,对高考期望太多,失望也就更多。
高考真的能够使家境一贫如洗的孩子跳出龙门,凭借知识改变命运吗?在这个房价飙升,大蒜吃人,知识贬值的年代,人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高考,保持几分理性,保持几分清醒,破除对高考的膜拜,认识到高考的实质呢?毕竟,高考不能决定命运,高考场上的王者未必是生活中的强者,高考也只是一场考试罢了。
视高考为简简单单的一场考试,对于绝大对数即将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莘莘学子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为高考是一场竞争白热化的考试,大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之势,可细心琢磨,沉着深思,考上大学又能怎样,进入高等学府是成功的象征吗?步入高等学府也许是另一种失败,一种更加让人悲痛欲绝的失败。即使你能过关斩将,有幸成为高考中的王者,可是如果你来自农村,想在繁华如烟,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安家立业,我只能恭贺你,你有幸从“农二代”“贫二代”跳进了“蚁族”家族,依旧不能跳出龙门。而那些名落孙山的人,历经艰难困苦,也许可以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受人尊敬爱戴。所以说,高考场上没有王者,更无所谓败者。
为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而搞得筋疲力尽,甚至因名落孙山而摧残生命,走上不归路,有必要吗?高考“烤“着千家万户,“烤”着莘莘学子,凭借着什么,凭借着莘莘学子对高考盲目崇拜,试想,当你认为一件事情或者什么东西微不足道时,你还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吗?
既然高考不是那样的神圣,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那么我们何不解放自己,也解放别人呢?让“以人为本”取代“以考为本”,让摧残学子身心,泯灭人性的应试教育见鬼去吧,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实务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考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