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广州石化 林少杰
好吃或贪吃的人,现在都被称之为“吃货”。在我印象当中,最能体现“吃货”特征的人物当属《西游记》里那个好吃懒做的猪八戒,那厮见到可以果腹的东西自然兴奋得垂涎三尺。平心而论,我天生也是 “吃货”一枚,平常无事总寻思着找点东西犒赏自己那张闲不住的嘴巴。不过,我倒不像猪八戒那样只要是食物就心满意足,我跟大多“吃货”一样更注重东西的口味,且比较广泛。
记得读大学时,为了能够吃到几块别人觉得臭不可嗅而我认为是美味的臭豆腐,经常特地一个人跑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到岗顶的夜街去买。还记得那时,哥哥从深圳过来省医进修,每到休息时间,特地招呼我和他一个同事,一起到广州老城区各大街小巷转悠,目的是寻得一家口味正宗的馆子解解嘴馋。他跟我一样喜欢各种各样的美食。
幸好每次都不失所望,每进一家客流如鲫的食肆总能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享受美味的滋养。那会,我们总结了一条经验,好吃的东西不一定在高档的酒楼,在巷子深处,也隐隐藏着一家家装饰简约的小食店,那里简单的厨房做出的东西味道未必差过酒楼里的美味佳肴,价钱又更实惠。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东西弄得地道,能够勾住“吃货”挑剔的味蕾和胃口,赢得口碑,自然客满盈门,生意兴隆。
毕业后,我踏上工作岗位,自己有了收入,时常独自到外地短暂旅行。旅行的目的一方面是见识外边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确切而言,是外地的美食诱惑我迈开慵懒的脚步出去旅行。每次到达目的地,再旖旎的风光,我始终都是走马观花去领略,而面对各式美食,我却能耐住急躁的性子,慢慢去品尝,细细享受舌尖上的愉悦。毕竟,当地的特色食物在被称为“美食之都”的广州很难吃到正宗的味道,哪怕打着某地的大招牌。
人往往是奇妙的,离开家乡越久,对故土越是眷恋。当然,这里头还夹杂着对家乡美食的那份特殊情怀。想家的时候,家乡的味道始终萦绕在心头,久久难消。于是乎,近些年每次回家探亲,我都会抽点时间跑到镇上去找吃的。
家乡潮汕特色小吃有很多,也很出名,而我最喜欢的小吃是炸豆干,皮脆里嫩,还能闻到浓浓的豆香味,让人大快朵颐。每逢传统节日,家乡各户人家都要制作应节食品,大多是饼类、粿类和腐卷类,大概有十几个品种,口味不同,各有特色。在外的游子,大多选择在年节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品尝节日食品,一起互诉衷肠,为下次重聚留下温馨的念想。家是血脉亲情的纽带,而家乡的味道则是镌刻在游子心头上的印记,始终与家无法抽离。
寻寻觅觅,时过境迁,那些随烟飘逝的往事才是最值得回味,其中不单只有“吃货”心心念念的美味。 |